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建康,台城东南,秦淮河畔东冶,一如往日喧嚣不已,河边架起的十余座龙骨水车,在人力踩踏下缓缓转动,将河水源源不断提到岸上蓄水箱。
一旁,十余根粗硕的中空竹管竖直插入河中,顶部的立轴风车不断旋转,带动活塞,将河水通过陶管抽上来。
这些抽上来的河水,同样由水槽导入蓄水箱。
风时有时无,所以这种“风力渴乌”抽上来的水时多时少,不过配合着人力汲水,蓄水箱里的水依旧很多。
大量河水从水箱的出水口喷涌而出,沿着木槽倾泻,撞击水轮,使得水轮不断旋转。
旋转的水轮带动新颖的推拉式风箱,向几座炼铁炉鼓风,不过风箱鼓出来的风,要先经过“预热窑”预热,才会进入炉膛。
此刻,新任东冶监作李笠,正在一座炼铁炉前,查看新式鼓风设备的运转情况,几个吏员跟在左右。
东冶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作场,有各种手工作场,也有冶炼场,这里制作大量军器以及各类用品,属少府寺管辖。
而新任东冶监作李笠,给东冶现有炼铁炉装上的新式鼓风设备,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使得东冶近一个月的铁产量增加了四成。
这是个惊人的成就,于是乎,刚上任也就两个多月的李笠,在同僚前说话底气瞬间大了许多。
李笠所用的鼓风设备是水排,当然水排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然而李笠制作的水排,鼓风装置不是皮囊,是推杆风箱。
这玩意从来没人见过,也没听说过,可谓“李监作”的“首创”。
给炼铁炉鼓风的皮囊,一般都不小,所以需要大量牛皮缝制,还得注意日常保养维护,十分麻烦。
而如今使用的推杆风箱,全木制,方方正正,制作简单,养护起来很方便,修补起来也不贵。
这种风箱靠水轮带动推杆往复运动,给冶炼炉鼓风,风量很大,但鼓出来的风,不是直接进入炉膛,而是要经过“预热室”。
这就是李笠‘首创’的一项技术:预热鼓风。
推杆风箱鼓出来的风,进入一个闷热的土窑,隔墙燃烧木炭,使得土窑内十分灼热,风在窑内经过,自然就热起来。
经过预热的风进入炉膛,使得炉内更加灼热,还有节省燃料的效果。
几项改进,使得东冶的铁产量大增,而李笠给大伙的惊喜,还在后面。
李笠从鄱阳家乡请来炉工,在东冶建造新式炼钢炉,以改进后的‘宿铁法’炼钢,其法有些类似‘搅钢法’。
搅钢法,汉时就有,但是工艺复杂,掌握不易,需要极有经验的炉工来操作,才能炼出钢。
而李笠建造的新式炼钢炉,有个名号,唤作“倒焰炉”。
具体什么是“倒焰”,东冶的工匠们搞不清楚,只是知道这种炉和一般的炼铁炉不同:一般炼铁炉是竖着立起,而“倒焰炉”是沉入地下。
确切地说,是在地上挖坑,两个靠在一起的圆形深坑,相互间有火道相连,所以应该叫做“地炉”。
然后在坑壁铺设耐火砖,这种耐火砖是用来自鄱阳新平的耐火泥所制,号称比常见耐火砖更耐火。
左坑放提前经过闷烧的石炭以为燃料,然后以耐火泥所制盖板封顶,右坑放一定比例的生铁和熟铁。
右坑同样封顶,却留数个有活动盖子的开口。
两坑之间,有火道相连,又有烟囱排烟,看上去就如同一个埋在地里的葫芦。
准备好后,左坑点火,然后水排鼓风(通过预热窑),封闭炉口。
于是左坑的火焰,经过火道对右坑里的生、熟铁进行加热。
左坑里石炭燃烧的火焰很猛,居然能把右坑的熟铁都熔化做“半铁水”,然后炉工从右地炉的开口处,伸铁棒或者木棒进去搅拌。
有经验的炉工都知道,熟铁熔融后不是水状,而是胶状,所以无法浇铸,搅拌起来很费力,想以此搅拌出钢来,一部分看经验,大部分看运气。
然而,李笠的“倒焰炉”,可以把熟铁熔化成水状,搅拌起来不费力(相对以前),还可以很方便的调整生铁用量。
于是,能够稳稳的“搅”出质量不错的钢。
一开始没人信,但事实就是:这种“倒焰炉”,真的能大量炼出钢(相对而言)。
相比东冶现在在用的“宿铁法”炼钢,耗时短,成本低,成品质量稳定。
现在,就有一座“倒焰炉”开始出钢,李笠及一些吏员站在不远处,看着炉工进行下一步操作。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天生废武脉,十年傻子名,古老石碑,祖祠石棺。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挺身问剑,这一生,不弯腰!激情,热血,红颜,腹黑,扮猪吃老虎,一个都不会少,禹枫出品,速度保证。...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