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什么?王不振被皇祖母处死了?”朱祁镇听到太监禀告,微微吃了一惊,心里不禁有些懊悔,自己还想着留着这货慢慢炮治,没想到就这么死了,算是便宜他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自己要顺利登基当皇帝,不然宫里宫外那些心思活泛的人又该不老实了。
第二日,乾清宫
虽然心里上难以接受这个古代的爹,但是为了自己能顺顺当当的坐上皇帝宝座,还是忍了。
一大早便被太监唤醒,换了丧服,装出一脸悲痛欲绝之色,哭哭啼啼的来到乾清宫灵前,磕了头,上了香。
看着精美的金丝楠木棺椁,朱祁镇心道:“你没完成的任务,就由我来完成吧!”
说罢,起身看也不看殿中跪着的大臣,大步朝着仁寿宫走去。
不一会,仁寿宫到了。
“我的孙儿来了?快让他进来,外面冷,可别冻着。”张太后道。
“是。”女官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孙儿叩见皇祖母。”一进殿中,朱祁镇大礼叩拜。
“快起来,地上凉,别受了寒。”张太后难得脸上有了些笑意,随即又满脸寒霜道:“底下的奴婢是怎么伺候的,今天这么冷,也不知道给太子加件皮氅。”
瞬间,门外跪满了一地瑟瑟发抖的太监宫女。
“皇祖母,无碍的,我不冷。”朱祁镇说道。
“那也不行,你自小身子就弱,可不能大意。”说着,朝着身边宫女说:“去,把今年辽东进贡的紫貂皮选几张顶好的让尚衣监的做几件皮衣给太子。”
说完,又朝门外说道:“去,传善,饿坏了太子,全部杖毙!一群不长眼的奴婢。”
朱祁镇心中暖流一闪,后世的自己也是奶奶带大的,他对自己奶奶的感情甚至超过对自己的父母。只可惜自己还没有尽孝,奶奶在他16岁那年便去世了。
想起这些,朱祁镇眼里又充满了泪水。看着自己孙子眼里泪花翻涌,张太后不禁伤心起来。
“孙儿啊,莫哭,你父皇去了,你还有母后,还有皇祖母在,咱们娘仨,要好好的。”说着自己也是哽咽起来。
给朱祁镇擦了擦眼泪,祖孙二人便坐在桌前用起膳食。
“孙儿,明天就是你的登基大典,大典过后,你就是大明的皇帝了。”张太后对朱祁镇说道。
闻言,朱祁镇愕然片刻,然后起身跪倒:“孙儿谢皇祖母护佑扶持之恩!”说完,认认真真磕了三个响头。
“但是,孙儿年幼,于治国之道不甚精通,虽然父皇给孙儿留下了数位辅政大臣,但如今主少国疑,孙儿还需时日多加磨炼,跟这几位詹士府的学士修习治国之道,所以,孙儿斗胆,叩请皇祖母效仿秦之宣太后垂帘听政!辅佐孙儿。”朱祁镇道。
垂帘听政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战国末期秦国宣太后,那时自己的儿子嬴稷年少,宣太后代为处置国政。后又有赵国的赵太后,我们中学时学到的《触龙说赵太后》就是说的这事儿。当然最着名的当属清朝的慈禧了,慈禧这老太婆三次临朝称制,前后共掌握清代朝政达47年之久,可算是把垂帘听政演绎到了极致,也让大清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振儿,这是谁教你的?你可知皇明祖训,后宫不得干政。”张太后有些惊讶,一个八岁的孩子,竟然说出了让自己效仿秦之宣太后垂帘听政的话来。
“皇祖母,这是孙儿看书看来的。孙儿认为,当此非常之时,不能过于拘泥祖宗家法,太祖、成祖披肝沥胆、殚精竭虑方有我大明锦绣江山。如今孙儿年幼,更不敢拿国家社稷当儿戏,还请皇祖母万勿推辞。”
听着朱祁镇肺腑之言,张太后有些动容,旋即又问道:“振儿,咱们想的虽好,可那些大臣恐怕不会答应。”
“皇祖母勿忧,孙儿以为,谁不听话,就打他板子,打到他听话为止。如若还有人不服,那就看看是他的头铁还是咱们朱家的刀子硬。”看着小小年纪便以杀机尽显的孙子,张太后有些恍惚,清晨的阳光洒在朱祁镇的脸上,在听听这孩子的一番话,似乎和自己公公朱棣有些相似,想起那些岁月,张太后又看看朱祁镇,心里默然。
看着张太后不说话,朱祁镇低头小口喝着粥,低头思索着刚才是不是说错了话。
“孙儿啊垂帘听政也好,后宫不得干政也罢,待祖母想想再说。如今,你顺利登基为帝才是大事,国不可一日无君。”张太后有些忧心的道。
“是,孙儿记住了。”放下碗筷,朱祁镇道。
“皇祖母,孙儿还要去母后那里,您要是没有什么事,孙儿先告退了。”
“去吧,你母亲也是个可怜人。去陪你母后说说话吧。”张太后爱怜的摸了摸朱祁镇的头道。
朱祁镇出了仁寿宫,朝着坤宁宫慢慢踱着步。
垂帘听政是万不得已的事,不光是自己年幼,就内阁那几个老头,只要给他使点坏,他现在就招架不住,历史上虽然“三杨”也算是尽心辅佐朱祁镇,可背后他们为了掩盖这个帝国诸多诟病,不断的在朱祁镇面前粉饰太平盛世,让这个从小长在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觉得自己又能暴走一波了,也为土木堡之变埋下了祸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一念成沧海,一念化桑田。一念斩千魔,一念诛万仙。唯我念永恒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