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七章
温刺史和明县令可不像陈县令有江义沛通风报信,他们一直以为这就是普通的一场雨,最多下个两天就停了,直到雨下了七天还没停他们才察觉不对劲。
可是已经晚了,陆陆续续有地方泡水,甚至淹了。
温刺史和春州县县令见涨水不对劲,立马就撤出了府衙,任由一县的百姓,自生自灭。
然而在搬运口粮的时候,才发现粮仓的粮食被卖得差不多了,也就剩个一百来石,顿时悔不当初。
县衙都是是有粮仓的,按照制度,以每个县的人口基数为依据储备粮食,像春州县和罗水县这些下县,存粮量在两千石到三千石左右。
其作用就是,在丰收时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购粮食,歉收时则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粮食,灾荒时则免息放贷甚至免费放赈。
防的就是,粮贱伤农,粮贵伤民,以及突如其来的灾难。
一般来说,粮仓的粮食不能随便买卖。
然而就在雨前十天左右,突然有几个粮商到城里买粮,有人来报其已将粮铺大部分旧粮买走了,明县令觉得有蹊跷,刚想查,这几个粮商居然让人牵线找他买县衙的存粮。
买粮买到县衙来了,这是憨傻还是有所倚仗?
明县令这人谨小慎微惯了,思虑甚多,经常脑补着脑补着就把自己攻克了,最后还是见了他们。
他们说,趁着新粮要下来了,买些旧粮运到西边赚点辛苦钱。
给了不少孝敬——
真金白银外加一套成色上乘的琉璃盏。
琉璃盏啊!
明县令是又惊又喜。
这种品相……得上贡的啊!
民间能有几套?
两三千石粮食才值多少钱,琉璃盏又值多少钱?
傻子都知道这种亏本买卖不能做!
然后傻子就是来了,还不止一个。
莫不是哪个权贵差人来买粮的?
那就不能得罪了呀!
明县令左思右想,最后还是撺掇着温刺史把粮食给卖了,当然琉璃盏是孝敬给了温刺史,京城出身的温刺史见此琉璃盏都忍不住惊叹。
他佐证,这东西,也就大世家能拿得出来了。
甚至还让明县令马不停蹄地开仓卖粮,他本就是下放到地方来的,要是无意间又得罪了谁,弹劾他,以陛下对他的怒气,就算有他姐姐在,他估计一辈子也回不了京了。
至于他们拿粮食干嘛就与他无关了。
其实明县令也不是不害怕,毕竟这样做严格意义上说是徇私枉法,但有温刺史支持,他底气微足。
他想着也就十来天就能收新粮了,粮仓里的陈粮当新粮价卖了,等新粮下来了再买回来,一出一进而已,不碍事,况且这样一算不仅不亏还赚了呢!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大笔孝敬进他自己的口袋。
谁知道,这该死的雨,下了一个月都没停!
要不是当初他还保持着最后的清醒,留了两百石粮食压仓,现在都不知道找谁哭去。
就这两百石粮食,迁移上山的时候淋了雨还发霉了一部分,他们养着小一百号的人呢,这点粮食听着多,但其实撑不了多久。
这也是为什么温刺史一遍遍让人催陈县令交秋税的原因。
这陈县令真的是运气好,抢收抢着了,他们县的百姓,肯定多多少少有存粮。
喜欢古代天灾:全家穿越差点团灭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古代天灾:全家穿越差点团灭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