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61章 念旧的人(第1页)

如今的沪上对张楠而言是陌生的,两辈子都是。

与更南方的沿海地区经济腾飞较早不同,度过了几乎没怎么发展、迟滞的整个八十年代,从90年4月18日正式宣布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和起点,沪上才算是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之前的十年几乎被浪费了,在现代化进程上,貌似远远被羊城、鹏城等地抛下。

最近这五六年,沪上奋起直追!

从浦东到浦西,从地下到空中,到处是机器轰鸣干劲冲天,整个城市就像个巨大的工地。

地铁一号线、内环高架、南北高架、杨浦大桥、奉浦大桥、东方明珠、金茂大厦……

再加上座前世没有的阳光星辰大厦!

沪上的交通大动脉和地标建筑正在渐渐形成,一个个正紧锣密鼓的建设。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话沪上人这几年几乎是天天在听、在看,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大城正在高速变化之中。

可张楠对这会城市巨变之中的沪上城,除了外滩那一截地方之外,真的很陌生。

自己熟悉的是80年代中后期的沪上城,还有就是05年之后的沪上城,而中间这座城市大发展的十五年,几乎就没真正触摸过。

不是这段时间没到过沪上,而是到了等于没到,每次都是个匆匆过客,根本没时间略微仔细的看一眼。

八十年代熟悉,那是因为采购员时期常出差,有时会来沪上公干,来一次只要能得空就总会逛一逛,买点沪上才能买到的稀罕货,还有就是中转。

部分前往中原与西部的列车,八十年代那会杭城都压根就没有,只能到沪上来中转。

一进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那时候剡县人喜欢往南边跑,不是最初的琼海就是鹏城、羊城。

经济看粤,沪上的吸引力大减,地理位置相对东北侧的沪上走得少了。

之后到了上辈子自个那倒霉催的几年,几乎都在中原和关中附近跑,沪上就压根没来!

后来等到95年之后倒是来过几次这边,但基本上也就是个转车,每趟都是剡县出发,乘一夜的长途汽车到沪上火车站。

靠背椅的汽车,不是卧铺,腰酸背痛到达火车站,然后就是打仗一般赶着买票。

之后不是在车站内简陋的休息区花钱找个休息的床位,就是去候车室里找地方休息,等坐上前往目的地的绿皮火车。

来一趟,车站都不出。

天亮到,谁去关心当时的沪上长什么样!

这样的生活在九七年左右暂告一段落,古玩生意开始大部分立足本地,销售最远杭城,而豫省等地的进货渠道基本都是送货上门,犯不着再自己跑。

路子之前打通了。

那时候沪上城长啥样?

张楠不知道。

再来这边那都是05年之后的事了,那会这座巨大的城市已具备了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所有元素,但不再是张楠熟悉的那座城。

上午在300米高度俯瞰浦东陆家嘴这个大工地,就一个陌生,和自己记忆中的陆家嘴不一样。

至于晚餐被安排在了沪上大厦,远看外滩附近,还是不一样。

入夜后车流如织,外滩那一排建筑都已灯光亮化。

和记忆中熟悉的二十几年后的那个外滩。。。

还是不一样!

土?

有点。

与八十年代相比?

又带着现代化的时髦。

餐后站在顶层的观景台,看着外滩夜景,想着抓住点记忆中类同的因素,可似乎很难。

往黄浦江对岸看去,东方明珠塔灯光倒是漂亮,可至于其它地方,就是大大小小的工地,灯光零零散散,有些建造中的大楼应该还在开夜工。

热门小说推荐
巫神纪

巫神纪

当历史变成传说  当传说变成神话  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  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原血神座

原血神座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武神天下

武神天下

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