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二十章 光复汴京下1(第1页)

第二百二十章光复汴京(下)(1)

“皇上,下令进攻吧!”廖胜功很是振奋地提醒李隽道:“现在,朝廷大军云集,将士们士气高涨,只要皇上一声令下,汴京朝夕可破。”

他的话立即得郑静和的赞同,道:“是啊,皇上!下令吧!”

李隽摇头道:“你们说得有道理,要是进攻的话,汴京很快就会给攻破。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汴京是我们大宋朝的首都,要是一阵炮火打过去,会给打得破败不堪,最后还是我们大宋朝的损失。”

汴京在南北朝时期就曾经成为都城,有不少历史建筑,要是一鼓作气打进去,无论如何尽力何护,也会有所损失。相对来说,收复汴京和保护这些文物来说,当然是收复汴京更形重要,不过,要是能够保全而又没有保全,对于李隽这个学者来说那是人生的遗憾。

再者蒙古人在历史上以善长破坏闻名,虽然忽必烈比起他的祖辈更善于建设,破坏性要少许多。但是,无法排除他在恼羞成怒之下仿效他的先辈进行大破坏的可能,要是这样的话,汴京必将遭到一场浩劫,要是给忽必烈“破坏到不能再破坏”,光复之后其意义已经大为下降,不仅是李隽个人的遗憾,也不仅是宋人的遗憾,还是华夏民族的遗憾。

长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都知道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强盛的王朝,按理接下来的王朝定都长安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宋朝却定都汴京,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五代十国时期长安遭到过毁灭性的破坏。

历史上的侵略者们,当他们侵略胜利时,偶尔会发一点好心保护一些东西。一旦他们失败时,往往会有组织地破坏,二战时的纳粹和小鬼子都曾这样干过,不知道多少本该保存下来的东西却因为他们的暴行而给破坏掉了。

因而,李隽的担心并非多余,也是不得不做的一道题目。

“皇上所言不无道理,不过,臣以为保全汴京固然重要,收复汴京更加重要。”廖胜功委婉地告诉李隽还是先拿回汴京再说。

李隽哪有不明白他的意思,笑道:“早点光复汴京是我们的心愿,是华夏付出一百年努力的梦想,朕也想早点进城去看看大宋朝的首都。可是,我们不能不谨重行事。我们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要把汴京光复,还要完城归宋!”

“办法倒是有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郑静和沉思着道:“要忽必烈不抵抗,乖乖地交出城市。不过,这也太难了,臣以为忽必烈无论如何,肯定会抵抗到底。”

廖胜功很是赞同郑静和的看法,道:“忽必烈要是不抵抗到底,他就不是忽必烈了。皇上,臣以为可以命令特种部队进城去,侍机抓住忽必烈。只要抓住忽必烈,汴京将不攻自破。”

“不仅是汴京不攻自破,整个华北也会不攻自破。”李隽把廖胜功没有发表的看法说出来,道:“在这之外,还有一种办法可以保全汴京。”

李隽如此说,证明他已经有相当的把握。对于这事,廖胜功和郑静和可没辄,马上问道:“皇上,计将安出?”

“我们得想办法要忽必烈不敢放手一搏,不敢玉石俱焚,这点,朕倒是有几分把握。”李隽缓缓言道。就在这时,城头上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来人可是南朝赵祺赵先生?”

李隽抬头一望,城头上站着一群人,为首之人身高七尺,面容俊朗,龙袍加身,一股帝王之气浑然天成,忍不住在心里赞好。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忽必烈到了,李隽朗声道:“正是。来人可是鞑子忽必烈?”

忽必烈问得彬彬有礼,他满以为李隽也会如他一般问他是不是大元朝的忽必烈,没想到李隽居然用上了“鞑子”这两个对于蒙古人来说极不敬的字眼。廖胜功和郑静和听在耳里,是喜在心头,忍不住大声叫好。李隽如此回答,具有折辱之功效,比起运用全军万马还要让人解恨。

说实在的,李隽把忽必烈打量一番,从心里对这个给历史学家评为“一个旧世界的破坏者,一个新世界的创造者”,对中国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代雄材大略的帝王是很有好感。就是在另一时空,李隽对忽必烈的评价也是很高。

不过,好感归好感,国事、民族尊严仍得维护,李隽是个能够很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并没有因为对忽必烈大有好感而不讨其便宜。

忽必烈把李隽打量一番,也是赞叹不已,他终于见到李隽这个令他功败垂成的传奇人物,心里那个激动真不是笔墨所能形容。激动有两种,一种是好的,一种是坏的,此时的忽必烈是这两种感觉兼而有之。

好感是缘自李隽的英风豪气,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尤其是李隽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大有马鞭一指,必是金戈铁马的气势。用一词来概括,那就是真英雄。忽必烈是一个喜欢英雄豪杰的人,心想要是没和李隽处在敌对场合,他们完全可以做朋友,成为知己。

愤恨之情当然是李隽这几年的所作所为,破坏了忽必烈破灭南宋的计划,粉碎了他一统华夏的美梦,消灭了忽必烈不计其数的军队。现在,李隽又兵临汴京,把他团团围住,他们又是生死大敌,有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忽必烈要是不恨李隽入骨就不对了。

忽必烈毕竟与众不同,具有很高的才慧,他从李隽的话里马上判断出李隽不仅是一位雄材大略的明君圣主,还是一位能言善辩的辩士,辩才无碍,比起古之辩士有过之而不及,不然李隽断不会用鞑子二字奉还他。

“朕正是忽必烈!”忽必烈平抑一下激荡的心神,诘问李隽道:“赵祺,你可知罪?”

不用想都知道忽必烈必然是仿效古之辩士来上一通危词,颠倒黑白,说得人心悸神动,李隽知道该如何回答才不会堕了华夏的声威,脸一虎,斥道:“忽必烈,你可知道你们鞑子犯下了多少暴行?鞑子残暴无道,所过之处无不烧杀抢掠奸淫,城墟残破,流血漂橹,尸满道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嗷嗷待哺。现在,朕起兵吊民伐罪,驱除无道之鞑子,光复华夏河山。忽必烈,朕给你一个机会,若是你开城投降,朕饶你一死。若是敢顽抗,王师到处,必是寸草不留。忽必烈,降还是不降?”右手一举,将士们齐声呐喊:“降还是不降?”

历来是蒙古人强而南宋弱,在战场上相遇都是蒙古人压着宋军打,象现在这样诘问蒙古人皇帝之事从来没有过,将士们扬眉吐气,用一个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爽”,爽到骨子眼了。

李隽的反诘在忽必烈的意料之中,他没有想到的是李隽居然把三军将士也带入,如此一来忽必烈一个人说话的力量就太单薄了,单薄得可怜。再做个形象的比喻,忽必烈好象公堂上待决的囚犯,而李隽就是主审官,三军将士就是助威的衙役。

忽必烈心里还真有这种感觉,他觉得屈辱,浓眉一轩,虎目中精光四射,很明显忽必烈给这种屈辱感激怒了,想扳回局面,喝道:“赵祺,你不用在这里摇唇鼓舌,颠倒黑白。南朝无道,贪官横行,鱼肉百姓,黎民嗷嗷,朕心不忍,起义师,惩无道,兵临临安,为的就是还百姓一个康乐盛世。”

他说得没错,在李隽来到这个世界以前,南宋的确是够腐败,真的是称得上无道。正是因为南宋无道,才会国力日弱,才给蒙古人以机会,忽必烈才能统一中国。

这是阵前折辩,不能直承其事,不然就落了下风,对于这点,李隽是成竹在胸,脸一板,端起“穆穆”天子威严,喝道:“忽必烈,朕问你,函谷关血案,你可曾忘记?真定赤地千里,至今未见一个活人,真定万千百姓的魂魄还游荡在荒郊野外,你可曾忘记?常州数十万百姓给你们赶来填护城河,你可曾忘记?这就是你说的惩无道?是你们无道,还是谁无道?”

热门小说推荐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深空彼岸

深空彼岸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书友群见书友圈置顶帖。...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天龙邪尊

天龙邪尊

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龙魂激活,化身地狱邪龙,拥有吞噬天地异火的绝世天赋。炼丹火,天劫火,三昧真火,地狱火等,都是他口中的食物...

唐枭

唐枭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