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后院。
苏老太太看着已经出苗的二分小菜地和另一边茁壮成长的玉米地红薯地和土豆地。
苏老太太拍了拍手上的土,从菜地跟前直起腰:“娘刚才掐了一把青菜去串门子顺手就换了几根黄瓜苗回来。黄瓜苗不值几个钱。这玩意不抗饿,乡下没有人爱种。就算有也是不知哪里得来的种子,随手扔地里就活了。”
苏老太太顺嘴这么一说,说完才挽着闺女的胳膊温声道:“但老娘的乖宝爱吃,娘就种!”
苏淼淼笑着问:“娘,咱家这一亩三分地,都种了啥啊?”她只能看出一片玉米地。
“那一片是三月末种下去的玉米,估摸着下个月月末就能收了。这一片呢,是上个月刚插的红薯苗,还有这一片是种下去的秋土豆子。”
“入了秋,就能准备开始收了。”
说这话的时候,苏老太太眼里有满足也有一丝遗憾:“只可惜啊,娘之前没办法给娘的小六种小麦跟稻子。”
小麦水稻都是精粮,不管收成好不好,长出了成片的在大队里太打眼了。不像长在地底下的红薯、土豆这样不值钱又顶饿的粗粮,哪怕收成好的时候,半夜偷偷收,也没那么打眼。遭人嫉妒却也不会让人急到红眼。
苏家庄生产大队里头没开荒的地虽然多,但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像老苏家一样在干完生产大队的活以后还有劲干家里自留地的活儿的。
以前苏大林也想过给社员们的自留地多分点,但那时候突然有个生产大队因为自留地闹出了大事,家家户户的社员罢工,只紧着干家里分到的自留地种粮食,根本不认真上工去干集体的活了,公家的地不管不问,几乎没有收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晓得这是情有可原,但人再能干、精力也是有限的,老黄牛干久了还得歇歇蹄子呢,乡下农民是没啥文化,可一关系到种地分粮食的时候,各个都不傻。家里的自留地种的好、收成全是自家的,公家的地种的再好都得集体分,谁舍得?
最后因为那件事,公社出面,要求每个生产队的自留地都强制的按人头分,劳动力多的给多点,你能干就干。劳动力少的,少给,不然猛干了家里的自留地,外面的活就不好好儿的干了。
这都是大队长们总结出来的经验。
而老苏家就是个意外,一个是苏家的劳动力确实多,而且家里既出了个抗战的烈士,又出了个参与抗美援朝的当兵儿子。再有一个,苏老太太虽然为人泼辣爱占便宜,但她确实比很多男人都厉害能干,作为妇女同志,她不仅上工时能拿满工分,下工以后还能咬着牙去种自个家的自留地。
旁人眼红也根本找不出错。
谁让人家儿子孙子一箩筐,除了那个惯会败家的苏小六,各个都能干呢。
因而老苏家才能守住这一亩三分地。三分是靠死去人的面子,七分全靠苏老太太咬牙硬撑着。
苏淼淼听到这,出声道:“娘,九月十月大队里头也要双抢吧?”
“是咧。”苏老太太挺直了腰板:“咱们苏家庄生产大队里头就没有比老娘更能干的。不然咋养活家里这么多张嘴。”
“小六啊,你也别担心娘的身体了。娘好不容易把他们几个拉扯大了,等到了抢收的时候,就让他们干!当年他们个头小,劲也小,干起活来慢吞吞的没用的很,全靠老娘自个没日没夜的干。现在好了,终于把他们拉扯大了,也该到老娘带着乖宝享福的时候了。等到收成的时候也快要中秋了?那到时候得把老四一家也喊回来干活。”
苏老太太笑起来眼角全是皱纹,脸上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但这张笑脸落在苏淼淼眼里却闪闪发光。
喜欢穿成锦鲤年代文中的极品小姑子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穿成锦鲤年代文中的极品小姑子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
在这里,武道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切切实实的传承,经过与科技的对抗后,彻底融入了社会,有了各种各样的武道比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楼成得到武道一大...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