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2章 蒙古军南征(第1页)

二月初二,民间素有“龙抬头”之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就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刚刚登基满一个月的海迷失,已然按捺不住内心的野心与欲望,开始展露她那锋利的獠牙。

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旌旗蔽日,尘土飞扬。大蒙古国集结了将近二十万规模庞大的大军,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地向着南方进发。

此次出征,乃是由海迷失汗亲自统率,其威严之姿令人敬畏。忽都合、阔里斯等诸位将军皆对海迷失汗马首是瞻,谨遵其号令行事。

尽管这二十万大军皆是出身贵族的军队,整体战斗力或许并不咋地,但他们所配备的武器装备却堪称精良无比,每一名士兵皆是披盔戴甲,全副武装。其中更有近十万士兵,身跨彪悍神骏的战马,威风凛凛。

行进于中军位置的,除了那些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卒之外,还簇拥着近千名江湖豪杰。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声名远扬者更是数不胜数。

而在海迷失汗的四周,则分别有蒙面郎君、可爱鬼、李莫愁以及小龙女这四位绝世高手紧紧跟随。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将海迷失严密地护卫在中间,确保她的安全无虞。

当下,在南方地区,忽必烈掌控着二十五万的蒙古本部精锐士兵。

其中,十万人被派遣与孟珙所统领的十万原宋军共同镇守建康;另外十万则与吕文德指挥的十万原宋军携手防卫襄阳这一战略要地。

至于剩下的五万蒙古军,则在忽必烈的调遣下奔赴西边的钓鱼城。此时的钓鱼城中,已有刘整统率的三万原宋军和高贞明带领的两万大理国军队驻守在此,加之前来的五万士兵,合计也有十万之众。

海迷失在与其父亲以及其他贵族经过一番深入商讨后,果断做出了决策——率先对防守相对较为薄弱的钓鱼城发起猛攻。

尽管她心里非常清楚,钓鱼城所处之地山势险峻、道路崎岖,尤其是其栈道又陡又窄,堪称易守难攻,但她目前不仅在兵力上占据明显优势,而且身边还有众多武艺高强的高手们助力。

对于这样险要的地形,如果能够让这些高手冲在前方抵挡住敌人猛烈的进攻,那么后续跟进的己方士兵伤亡情况必将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

由于担心忽必烈察觉到蒙古国这边的动向并下达命令,要求襄阳的守军沿着江河逆流而上前来增援钓鱼城。海迷失在行军途中不断下达紧急指令,催促部队加快行进速度,务必赶在忽必烈有所行动之前抵达钓鱼城并展开攻击。

仅仅耗费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浩浩荡荡的大军已然全部抵达了钓鱼山下,当年蒙哥大汗统率着三十万雄师安营扎寨之处。

尹志平静静地伫立在这片旧地上,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

他情不自禁地暗暗慨叹道:“这海迷失倒是胸大有脑之辈。想当初,如果不是自己在其中横加阻拦、百般捣乱,以蒙哥那三十万大军的强大实力,要攻破仅有七万守军坚守的钓鱼城简直易如反掌。而如今,海迷失亲率二十万大军前来攻打由十万士兵镇守的钓鱼城,而且还带来了众多顶尖高手相助,这场战斗她的胜算确实极大。”

然而,这巴山蜀水之地早已成为了尹志平的根据地。他又怎会甘心就这般轻而易举地将其拱手相让于海迷失呢?

同时,他也绝不会让刘整和高贞明直接与海迷失展开正面交锋。对于尹志平来说,最理想的策略莫过于挑起忽必烈和海迷失之间的矛盾冲突,让他们互相厮杀争斗,从而坐收渔翁之利!

想不出法子,尹志平索性就不想了,因为这钓鱼城中可还有一位王佐之才。

虽然穿越到这世界六年多,但他也就功夫长进些,红颜知己多了些。对于政治、军事方面,依然不如这世界的佼佼者们。

与其自己冥思苦想,不如直接潜入钓鱼城询问耶律楚材。

喜欢神雕尹志平:全真掌教,窃宋江山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神雕尹志平:全真掌教,窃宋江山

热门小说推荐
剑道第一仙

剑道第一仙

我是万古人间一剑修,诸天之上第一仙。...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

特种奶爸俏老婆

特种奶爸俏老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我是都市医剑仙

我是都市医剑仙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