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淮点了点头,没有回话,很显然,他对荀若腾这个答案,并不是特别满意,在他看来:入朝辅政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他要做的,是成常人之所不能成之事,立常人之所不能立之功。
所以,荀若腾口中入朝辅政这条光明大道,被他左耳听右耳冒,完完全全地忽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往崇山的刘淮,在这个年纪,怎么也想不到,他作为储君,要做的事驾驭崇山,而入朝辅政、积累人脉,是驾驭崇山最快、最稳妥的方法。
“荀中郎,你此言差矣啊!”
刘淮双目转望,原来是武将出身的丞相府兵曹冉闵开了口,这让他心中一喜,因为,他这位三师傅,总能给他意想不到的惊喜。
冉闵是太子刘淮的三师傅,也是刘淮六位师傅中最不拘小节的一位,见他一边大口吞咽着美食,一边大咧咧地说道,“天子者,翻三江、震五岳,脚踏江海、吞吐日月者也,将来殿下登基,那是吐个吐沫都会让江间波浪向天涌的帝王,怎能没有旷世功名加身啊?殿下将到及冠之年,又是陛下独子,入朝辅政那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这怎么能算做功名?殿下倒不如趁现在出去走走,历练一番,建立一些功勋,辅政时也好震慑群臣呐!”
刘淮不动声色,可双手在袖中不断摩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喊显然,冉闵的话,很合刘淮的胃口。
此时,刘淮的四师傅,文武双全更擅阴谋的桓温开了口,“追名逐利,人之天性也,殿下想要闯一番功业昭昭世人,也在情理之中。”
听到桓温如此说话,刘淮心中大喜过望,他急忙道,“四师傅支持三师傅?”
桓温笑着摇了摇头,看着一脸期待的刘淮,接续道,“殿下,嬴政十三岁登基,我武皇帝彻十六岁继承皇位,都是少年继位后,才有了一身功业,天下之人各有分工,正如荀若腾所言,早承大统,方为殿下建功立业之正道。他们这些江湖少年建立的功勋,和殿下将来的春秋大业比起来,何足道哉?”
说罢,桓温看着耷拉着脑袋的刘淮,语重心长地道,“殿下,应世要随时啊,切不可起趋时之念。殿下的当务之急,是摆脱听政的局面,及早辅政参政,借势拉拢吕铮、谢裒、陶侃等一干老臣的支持,稳固朝臣,如此以来,殿下才可稳坐钓鱼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至于殿下口中的不世功勋,等陛下荣登大宝,自可驱策天下英雄,达成心中所想!”
桓温仍要继续劝诫,忽然,‘呲拉’一声打断了桓温的谏言,众人寻声望去,原来是刘淮的袖子,忽然被刘淮不经意用力扯开了一角。
刘淮尴尬一笑,目光里夹杂着满满的不甘,可还是没说什么。
多年的苦读诗书,刘淮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喜欢玩猫逗狗的孩子,也不是那日天天闹着迁都的少年,如今的他,学会了忍!
今日召集之人,都是自己的勾股之臣,是扶持自己登上帝王之位的栋梁之材,在这个关口,必须表现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这是父王的谆谆教诲。
发完了言便一直在侧不言不语的荀若腾,率先察觉了刘淮的心思,他见到刘淮如此,陷入沉思:除了十几年前因‘天妖案’死在襁褓中的二皇子,陛下只有太子刘淮这么一个儿子,也就是说,天下,早晚都是他的囊中之物。所以,让这孩子出去历练一番,又有何妨呢?
桓温也猜到了刘淮的心思,他转念一想:自己在十几年前二十啷当岁的时候,不也整日想着能一朝功成,为天下执牛耳者么?况且,太子刘淮久在宫中,让他出去见见世面,也不见得是坏事。
不过,从利益勾连的角度来讲,桓温并不觉得刘淮这个想法有多么高妙,反而觉得太子刘淮还是没有参透帝王心术。
他反复不定,本想再次规劝刘淮,可看到刘淮脸上那一丝愁苦,加上多年的师徒情谊,还是让桓温决定改口!
你没有参透帝王之道,我却早已明白了臣子之规。
无非四个字:思君之思!
就这样,出于对太子的爱,荀若腾和桓温,同时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一场惊天大祸,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开启了!
喜欢一剑吞鸿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一剑吞鸿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当历史变成传说 当传说变成神话 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 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