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部电影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了,首个拿到柏林电影节的国内影片,他的大名一下子轰动全国。
跟他有几分相似的可能就是顾常为了,当了十几年的摄影师,后来拍了一部《孔雀》,也是引得国内娱乐圈震荡,只因为他是国内第一掌镜,难保不会发生张一谋这般转行就拿大奖的机会。
转行当导演,带给了顾常为很多的好处,而在李艺书看来,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方便跟女演员们近距离丶乃至负距离的接触了。
而这也是李艺书所期望的,当一当大导演,体验大导演的快乐。
就这样,晃眼到了四月底,李艺书再次收到了「竹叶」的来信。
这回信中没有在提及北电对他的讨论,也没有了关于《那山那人那狗》的一些疑惑,有的只是「竹叶」一些琐碎的日常生活。
想想也是,过了大半个月了,他李艺书又不是什麽大名人,只是一个大四名不见经传的导演系学生,能被讨论上几天已经很不错了。
先下国内讨论电影最多的,应当是张一谋在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这部电影的原着小说《妻妾成群》也因此大红大紫,成为了当下很多文艺青年去书店必买的一本书。
这年头电影对原着小说的加持还是非常大的,往往一本不怎麽畅销的书,如果被改编成了电影,那麽立马就能卖出比原本高出好几倍的销量。
后来莫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调侃当初《红高粱》被翻拍成电影后,出版社又找他重新加印了好几次,让他狠狠的赚了一笔稿费。
之前在北电的时候,李艺书就看到有好几名同学,抱着一本《妻妾成群》在哪儿叽叽喳喳,大谈自己的读后感。
但硬要说这本书火,倒也没那麽火,真正火的还是港台传来的武侠小说跟言情小说。
国内的话,王硕前年在《当代》双月刊发表的《永失我爱》,在今年初刊印出了单行本。
李艺书没看过这本书,但是从报纸简介上,大致得出这就是一个「身患绝症」的悲伤爱情故事。
貌似这本书最近还挺火的,已经卖了七八万册了。
看到这个销量,李艺书不震惊是假的,就这麽一个「绝症爱情故事」就能卖这麽高?
要不自己也写一本赚点稿费?
越想越觉得可行,他现在每天来制片厂,只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手头上的时间还是很宽裕的。
李艺书倒是想再拍一部电影,可现在手头上还有一部《那山那人那狗》等着参展。
不如潜下心来学学「创作」,他记忆中可是有不少国内外的优秀电影,很多都是适合改编成小说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艺书开始「创作」了。
考虑到时代背景,还有这年头的阅读习惯,最终选择了《情书》这部日本纯爱电影进行改编。
因为以前没写过小说,也没看过原着,完全之照着电影情节进行小说化,所以在李艺书写了几千字后,不确定自己写的好不好。
恰好在跟「竹叶」的回信当中,逐渐的确定了对方是「她」的身份后,就把自己写的稿子誊抄了一遍,一同寄给了对方。
想看看这位女文青是不是喜欢这个故事。
一开始光看字迹,李艺书还不好说对方是男是女。
但是后来逐渐从文字的描写,包括她信中的内容,都很具有这个时代文艺女青年的风格——无事话悲秋,欲语泪先流。
(本章完)
2017最火玄幻作品,海外点推双榜第一张悬穿越异界,成了一名光荣的教师,脑海中多出了一个神秘的图书馆。只要他看过的东西,无论人还是物,都能自动形成书籍...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
无意中获得了一枚运气骰子,还穿越到娱乐业匮乏的平行位面,王昊这下牛逼了。运气骰子的六个面分别是非常倒霉,倒霉,普通,好运,非常好运,神级好运,每天零点刷新!不知道今天会是什么运气,求给力啊!零点钟声响...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