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巩丽好奇地问道:「艺书,你说今年柏林跟坎城,我能拿到最佳女演员奖吗?」
「坎城不好说,柏林还是有点希望的。」
《活着》中最出彩的还是葛友出演的富贵,更能吸引评审团的关注,而巩丽出演的女主家珍,演技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在镜头数量包括情感层次方面,远远不及葛友的「富贵」。
听见这话,巩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中央车站》她演的是绝对女一号,真正的大女主电影,包括小演员也只是一个陪衬,《活着》就不同了,她成了陪衬。
巩丽感叹道:「希望柏林能拿奖吧。」
「问题不大,到时候我会让邱总帮忙,让他全力公关你的最佳女演员奖。」
李艺书想了想,在清楚拿不到金熊奖的情况下,拿一个最佳导演奖意义不大,还不如给巩丽姐推一下,让她拿到柏林影后的桂冠。
参观了一圈巩丽文化展览中心后,二人开车返回了酒店。
途中李艺书也是打了个电话给老师司徒兆敦,跟他聊起了纪录片的事。
对于李艺书提出想要拍一个时代变迁的纪录片,司徒兆敦是支持的,他本身就是国内纪录片之父,对纪录片是情有独锺,自己的学生想要捣鼓一部纪录片,那必定是全力支持。
但是对李艺书提出记录时代变迁这个话题,他觉得还是有点过分沉重的,现在下岗潮已经开始了,报纸上报导的次数也开始变多,要是不想着播出那也没什麽,可要是想要在电视台播出,那负面情绪太大。
「用美食来记录怎麽样?」
李艺书脑海中蹦出了后来那部轰动全国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当初第一次看这部纪录片,李艺书也是被其中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各色美味所吸引,但是再过十年,他看的不再是美食,而是时代的变迁。
从2012年开播第一季,到2024年李艺书重生之前回顾,12年的一个轮回,纪录片见证了祖国从发展到富强,人民从慵懒到内卷的高度变化。
2012年的内地,还没有那麽内卷,老百姓早上还是懒散的起来,走向楼下的早点店,吃饭慢悠悠的不急不缓,年轻人也是大快朵颐。
12年后,除了老人依旧是不急不缓,早起的年轻人早已没有了享受晨间美食的乐趣,有的只是为了尽快吃饱果腹赶去上班。
这个变化也恰好能对应这个时代。
吃大锅饭的国企职工,再到下岗浪潮下的个体户,用各地美食串联起时代的变迁。
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见微知着」。
食物是人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透过吃饭这个再寻常不过的事情,看到这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与伴随时代的阵痛。
现在拍也是最适合的,因为97-98年真正的下岗潮出现,那可就是几千万人下岗。
「好好!这个好!」
司徒兆敦兴奋不已:「艺书,你这个想法好!你什麽时候回北电一趟,我们俩好好讨论讨论。」
「不急的老师,我这最近有点事要忙,等回头我写好了企划书。」
聊了几句,李艺书挂了电话,就见到巩丽满脸崇拜道:「艺书,我才发现你原来这麽有才华,以食物串联时代的变迁,既不必担心纪录片的话题沉重,还能让有心人发现其中的变化。」
李艺书眉毛一挑:「巩丽姐,什麽叫才发现啊,我不是一直都有麽!」
巩丽满眼柔情道:「是是是,一直都有。」
第二天李艺书就独自坐飞机去了香江。
这次来香江,主要是为了《红番区》剧组的事。
他现在手头上的工作基本都搞定了,《朗读者》如今剪辑已经搞定,正在进行后期配乐中,距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倒也不急于一时。
这次月中李艺书要去美国那边参加金球奖,二月底又要去参加柏林电影节,时间上还是忙赶的,他得先把剧组给搭建起来。
香江尖沙咀,艺术(香江)电影公司。
会议室内。
邹汶怀跟程龙二人都亲自过来了。
李艺书跟二人握手坐下后,这才歉意道:「不好意思邹先生,程先生,这段时间事有点多,耽搁了《红番区》的事。」
「哈哈,没事的李导。」
程龙笑呵呵道:「我这之前手头上的电影也比较多,现在也算是基本拍完了,就等着李导您的《红番区》了。」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生存,很容易。 生活,很艰难。 我族,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 我族,誓不为奴!...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