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崇祯皇帝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一尘不染的东西的。黑白之间的界限,从来也都只是模糊的。可崇祯似乎是个完美主义者,凡事总想着追求完美。这是他性格的短板,作为一个君王,这几乎是致命的。
朱兴明的这番话,着实把崇祯皇帝惊得目瞪口呆。
就连周皇后的脸上,也是满是惊恐。谁能想到,一个12岁的孩子,居然能把一切看的如此透彻。
周皇后毕竟还是觉得不对劲儿,他再次拽过朱兴明:“皇儿,跟娘说说。你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机遇?你怎么变的如此古怪,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娘好像一点都不认识你了。皇儿啊,你莫要吓唬娘。”
确实,这两个多月来朱兴明的变化太大了,完全就是前后判若两人。
一个人性格的改变或许一时能瞒得的过旁人,可是身边的人、尤其是亲人,他们无论如何你是瞒不过的。
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你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这也怪不得周皇后和崇祯皇帝一直在怀疑朱兴明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对于这件事,朱兴明只好尽量的糊弄。还是那句话,成祖皇帝托梦。反正把一切他们怀疑的事儿,所有无法解释的事情,全部推给自己的老祖宗就对了。
“回母后,儿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自从那次去过太庙,儿臣见了成祖皇帝的画像之后,都会经常的梦见成祖皇帝。成
祖皇帝教给了儿臣许多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儿臣突然就觉得茅塞顿开,忽然就聪明了起来。大脑里就变得清晰,许多以前不知道也不懂的道理现在全都明白了。”
天呐!难道真的是祖宗在天有灵,保佑我后世子孙吗,这一切都太过匪夷所思了。
崇祯终于重新燃起了希望,或许我大明列祖列宗实在看不下去了,毕竟崇祯皇帝确实够倒霉的了。
有多倒霉呢,自崇祯皇帝上台以来,这天灾人祸就没有断过。
历史上著名的崇祯大旱指发生在崇祯十年到崇祯十六年间的一场特大旱灾。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
整个大明王朝南、北相继遭受严重旱灾。干旱少雨的主要区域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些地区都连旱五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省,连旱7年之久。
其中以崇祯十三年干旱最为猖獗,干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涝的格局,且旱区逐年向东、南扩大;崇祯十三年年以后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在这期间瘟疫流行、蝗虫灾害猖獗。灾害之重,涉及之广在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
陕西地方志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
旱,十四年旱。
也就是说,自崇祯继位时天灾出现,一直到崇祯吊死煤山基本没停过。
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好不容易躲过旱灾,瘟疫又出来了。
有人说明亡于东林,有人说明亡于天灾。还有人说明亡于气数,其实不管是那种解释,综合起来才是大明亡国的原因之一。
就这么个倒霉的时代,被崇祯皇帝给摊上了。这让他怎么能不愤怒,怎么能不绝望。
这简直就是上天在跟自己的开的一个大玩笑,老天爷就是看大明不顺眼啊。
如今列祖列宗终于看不下去了,太欺负人了。于是,成祖皇帝托梦给了朱兴明……
崇祯信了:“该查谁、该办谁你们尽管去做,朕许锦衣卫先斩后奏职权。谁敢拦着你们,格杀勿论。”
朱兴明的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他等的就是崇祯的这句话。先斩后奏,皇权特许。接下来,就活该陈演他们三个倒霉蛋,活该倒霉了!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在这里,武道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切切实实的传承,经过与科技的对抗后,彻底融入了社会,有了各种各样的武道比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楼成得到武道一大...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