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聚焦一(第1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聚焦(一)

当庄睿和任春强重新返回地面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岸上只剩下帖木儿一脸焦急的守护那里,乌云琪琪格则是跟随巴特尔去找当地驻军了。

“庄睿安答,你们没事吧?”

见到庄睿和任春强从湖面露出头来,帖木儿高兴的大声喊了起来,众人都离开了,留下他一个人呆在这静悄悄的地方,加上之前闹出的水鬼事件,帖木儿心里也怪渗得慌的。

“我是没什么事,任哥看来需要休息一下……”

从水道游出来,需要逆流而行,耗费的体力远比进入时大的多,任博士在浮上水面的过程中就撑不住劲了,连着呛了好几口水,要不是庄睿拉着他,估计这哥们就献身祖国的科考事业之中了。

把任春强拉上岸后,庄睿这才感觉到肚子饿的咕咕直叫,当下也不客气,直接拿起架在篝火上的烤鱼吃了起来。

“庄睿安答,下面怎么样?是个什么情况啊?”

事关蒙古那个最为辉煌的王朝,帖木儿也是十分关心,不过他和巴特尔不同,地下埋着的又不是他的嫡系祖宗,即使挖出地下陵墓,他也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不妥的。

“有很大的可能就是一座帝王陵墓,不过地下地形复杂,我们并没有深入……”

庄睿笑着看向正在一旁喘着粗气的任春强,笑道:“任哥,我怎么感觉咱们特别像《神雕侠侣》中杨过寻找小龙女那段子啊?都是从水中潜入,发现另外一边别有天地……”

“小龙女?她可没有蒙古帝王陵吸引人……”

任春强撇了撇嘴,对庄睿说道:“快点给孟教授打电话吧,你要是再不打电话去,恐怕老师就要打电话催咱们回去了……”

后天就是世界敦煌文化交流会开幕的日子,作为这次敦煌文献的发现者庄睿与任春强,必须要有一个人出会参与的,可是现在脚下踩着未知的蒙古帝王陵,任博士早就没有了要回去的心思。

敦煌文献放在那里又不会少一本,他们所作出的成绩也不容抹杀,回去参加会议,也不过就是在行内增加一些知名度,初步确立他们年轻考古学家的地位。

但是蒙古帝王陵却是不一样,虽然备受关注,但却是千百年来从未向世人揭开它们那神秘的面纱,发现蒙古帝王陵的重要意义,远非那些敦煌文献能与之相比的。

打个比方说,发现敦煌文献,那将会使得庄睿二人,在国内考古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发掘蒙古帝王陵,将使他们的名字铭刻于世界考古史上,孰轻孰重,这哥俩当然都能分得清了。

庄睿拿出电话后,递给了任春强,笑着说道:“任哥,这电话还是你来打吧……”

每次出来总是能有一些震惊世界的发现,庄睿感觉自己有点过于招摇了,不过他也很无奈,总不能看着这些稀世珍宝就这样藏于地下吧?

“你打,你打,这未知墓葬本身就是你发现的,还是你来打……”

任博士将庄睿递过去的电话推了回去,他此次蒙古之行一直都在游山玩水,差不多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眼下能参与到这座大墓的发掘已经是心满意足了,丝毫没有与庄睿争风头的想法。

“好吧……”

反正是虱子多了不痒,庄睿也不在乎了,最多被人认为自个儿运气好,当下拨通了孟教授的手机。

“是小庄吧?怎么着,回到北京了?”

电话一端传来孟教授爽朗的笑声,孟教授也没曾想到,在自己的晚年,居然能遇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问世,又在敦煌文化研究取得突破,而这一切,都是庄睿带来的。

所以老人对于庄睿那可是喜爱有加,一直都视为自己的关门弟子的,他也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帮助庄睿奠定其在考古学界的地位,起到个穿帮带的作用吧。

庄睿干笑了两声,说道:“老师,北京……估计是暂时回不去了……”

“什么?这可不行,小庄,你知不知道,这次学术交流会,不仅是齐聚了全世界的敦煌文化学者,还有诸多国外历史专家到场,你一定要回来!”

热门小说推荐
剑道第一仙

剑道第一仙

我是万古人间一剑修,诸天之上第一仙。...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

特种奶爸俏老婆

特种奶爸俏老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我是都市医剑仙

我是都市医剑仙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