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2章 六镇(第2页)

刘体纯,忠武镇。

袁宗第,忠勇镇。

郝永忠,鹰扬镇。

贺珍,鹰击镇。

李来亨,虎卫镇

谭文,虎啸镇

(后期军制改革,想用数字编镇,小伙伴们可以建议一下)

又命各将整顿好军伍,留贺珍,袁宗第,谭家兄弟三镇,归湖广行营林士奇辖制,余者三镇,刘体纯,李来亨,郝永忠三镇,随孟浚回师金陵。

随后孟浚聚集部将,于城内举办宴会,酒过三巡,场面逐渐热闹,各将不时向孟浚敬酒,孟浚来者不拒,饮了数轮,孟浚渐有不支之色,随后示意诸将继续,自己则是离开宴会。

…………

又是一个夜深之时,吹着夜风,孟浚心境犹如长江水中那游离而碎乱的月色,在接受忠贞营各将的朝拜后,孟浚在这夜色中,有些百感交集,忽然间,他想起曾经的大明帝国皇帝,崇祯,朱由检。

崇祯仿佛是很想有所作为,然而他的办法要么是错的,即便是对的,他也等不及,崇祯一生最光辉的岁月,便是他在初即位的时候,发挥了他的当机独断,除去了魏忠贤与客氏。

但转眼间又依赖宦官,对于军国大事的处理,枢要人物的升降,时常是朝三暮四,轻信妄断。

十七年间,更换首辅十九,阁臣五十六人,处死总督十七人,在位十七年的岁月里,只看见他今天在削籍大臣,明天在大辟疆吏,急躁而嗜杀。

孟浚位置越高,似乎能够想象到崇祯帝的恐慌,崇祯的眼睛看不到现实中的情况,每日收到的消息都是这么兵变,那里民乱,不是李闯破城,就是建奴入寇,要不就是哪里大旱,大涝,十年如一日的坏消息,不论是谁,似乎都难以承受。

便连李自成发布的檄文:“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意思说,崇祯还不算昏君,主要是被身边的人所蒙蔽了,大臣个个私心自重,为国的少之又少。)

似乎感觉崇祯干的不错,便连反贼都要为其正名,只是在这檄文之后,还有几段字,“贿通官府,朝廷之威福日移,利入戚绅,闾左之脂膏尽竭,公侯皆食肉绔袴,而倚为腹心,宦官悉龁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

明之亡原因很多,藩王只管享乐和生育,一应费用全部国家承担,藩王占尽地方资源和土地,不事生产,奢靡更是骇人听闻,至明末时,竟有地方官员上书言,一方的岁收还不够当地藩王一年的俸禄!

至于“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明末时赋税“正额之外”还有“各种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及召买米豆”等等。税赋之重,民皆流亡,百万的义军,纷拥而起。

内部腐败不堪,东北的边患又已经养成,而更为致命的是年年岁岁,遍地都是旱灾,蝗灾,洪灾,而朝廷赈灾的粮食又不足,况且从出京开始,一层一层的盘剥,官员贪腐,灾民为求活命,而追随义军,有何过错!

崇祯七年时,家住河南,已经致仕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

旱灾又引起蝗灾,河南自崇祯十年起连续四年皆有蝗灾,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崇祯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天下人心,早已弃明,若非清廷杀戮过甚,剃发易服,改朝换代,便在眼前。

(看到有个人说在明末不是明朝宗室,绝对不可能自立,俺实在无语,因此俺啰嗦了些,请小伙伴们见谅⊙﹏⊙)

热门小说推荐
原血神座

原血神座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妖夏

妖夏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巫神纪

巫神纪

当历史变成传说  当传说变成神话  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  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