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与历史上,曹操在河北修渠只为运输粮草辎重、对抗袁氏三子截然不同。
赵旻在关中疏浚、新建渠道及水塘(实际就是小型水库),只是为了规避关中旱涝灾害、确保农业正常生产。
赵旻虽然未亲眼目睹,兴平年间那场大饥荒究竟有多惨烈,但因相关记载不绝于书之故,因此赵旻完全能想象得到,其时天下究竟有多么恐怖。
兴平年间(西历194-195年),天下曾出现极其严重的饥荒事件。
此次饥荒波及范围极广、持续时间极长,而且影响人物众多。
而且,这场几乎覆盖全天下的大饥荒,直接改变了汉末的历史进程。
《三国志》中绝大多数的“食人”记载,均出现于此阶段。
梳理诸多史料可发现,汉末兴平年间的食人事件,几乎占到汉末三国(西历189-220年)的八成以上,可谓触目惊心至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彼时的饥荒与食人,并非局限在一城一地,而是遍布整个神州大地。
彼时,关中长安城与三辅,“谷一斛五十万钱,人相啖食”;
彼时,关东的冀州、幽州“野无青草,粮食并尽”;
兖州“大饥,以人脯为粮”;
荆州又有大量因“饥饿”而流窜的游军,比如张济叔侄。
兴平年间的这次大饥荒,甚至延续至建安初年。
刘备在建安元年(196)与袁术“争盟淮隅”之时兵败海西,“穷饿侵逼,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袁术在建安二年(197)僭号称帝,而“民人相食,江淮间空尽”。
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封建王朝,统治崩溃的导火索,往往是粮食危机。
从《后汉书之灵帝纪》中的灾害记载看,兖、豫、青、徐应该是“人相食”的重灾区。
从黄巾贼的动向不难看出,彼时青、徐地区的粮食危机已经相当严重,所以到了不得不“寇郡县”,也就是破城抢劫的程度。
而受灾严重的地区,灾民也往往最为彪悍,比如王沈《魏书》便称青徐黄巾“为贼久,兵皆精悍”。
初平三年(192)青、徐黄巾席卷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任城国相郑遂、济北国相鲍信先后被击毙,灾民的战斗力令人惊骇。
(中平五年,即西历188年)冬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郡县。
摘自《后汉书之灵帝纪》
(初平三年)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
(刺史)刘岱欲击之……为(黄巾)所杀……(鲍信)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
(鲍)信力战斗死。
摘自《魏书之武帝纪》
此事不难理解。
在求生欲的驱使下,饿到两眼发绿的人们,会激发出他们本能的兽性。
综上所述,可知在初平年间(190-193),关东地区的粮食问题已经十分严重;
而发生在兴平年间(194-195)的全国性大饥荒,可以视作粮食危机的后续反映。
从历史记载看,兴平年间席卷全国的饥馑
,源头大约始自关中地区。
彼时(194)长安与三辅,自四月至七月,大旱,连续三月无雨,导致粮食储备彻底崩溃。
所谓关中,即指函谷关(兴平年间尚无潼关,可将函谷关视作潼关的老爹)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之八百里秦川。
其中包括了司隶校尉部的弘农郡、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及凉州北地郡(后世陕西铜川市)。
其中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又被称作“三辅”(即京畿地区),长安城便是京兆尹的治所。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
2036年,人类第一次登上了荧火星。2052年,第一届世界武道大赛举行,这也是全球最高格斗赛事,全球为之狂热。世界级顶尖选手枪魔许景明,于二十六岁那年,带着征战赛事留下的一身伤病,选择了退役一个风起云涌的新时代,开始了!...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