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回:须菩提挥袖指前路,西天佛只手毁灵台】
在玄奘的印象里,受到异世前生的记忆影响,他总感觉西游里的神仙菩萨,最是喜欢故弄玄虚。
明明知道别人登门拜访的原因,却非要惺惺作态,佯装不知的问上两句闲话。
等别人一番口干舌燥的解释,又来一句“此事我已知晓”。
当年猴哥千方百计寻至方寸山、进了三星洞,报上自己的来历背景后,竟然还被扣了个“撒诈捣虚之徒”的帽子。
明明什么都知道,还非说这东西大洲相隔万里,一只野猴断然来不了此处。
还是好猴子再一番解释,须菩提方才揣着明白装糊涂、糊涂半天才清醒似的点头。
所以此行,玄奘也做好了与菩提老前辈绕话术、装聋哑、打机锋的准备。
是直接表明金蝉子转世的身份,抬一抬自己的身价,还是态度真诚一些配合表演,刷刷好感度?
是小心探听一下须菩提的真实身份,还是旁敲侧击,问问这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如此破败,究竟是怎么回事。
接着顺杆爬,积极表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然后多讨点好处?
还是胆子大一点,兵行险棋,直接打出我是穿越先知者的大底牌,透露点未来之事,给自己换取更多撬动局势的本钱?
在一路小跑,赶到菩提祖师身边之前,玄奘脑海中闪过了很多念头。
但在来到台下之后,玄奘还是在第一时间选了一个蒲团地垫,二话不说,直接俯身恭敬下拜。
免得一个不敬惹怒了面前大能,他随便弹一下小指头,把自己给碾死了岂不亏大。
而前方,一条菩提树根须缠绕成蒲团,老仙长盘坐于其上,眉目温和带笑。
他打量着这位在渡河时,已经浑身湿透的年轻僧人,却是饶有兴趣地缓声诵诗一首道。
“金蝉转世金山僧,游魂外来游入局。九九劫数千般难,造化或在方寸间。”
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却不料须菩提只用一首七言诗,便在玄奘心中惊起了滔天巨浪。
金蝉转世金山僧,这是须菩提主动表示,他已经知晓了玄奘在这个世界的身份背景。
游魂外来游入局,这句则是一口道破了,他玄奘其实就是一个灵魂穿越者的事实。
甚至须菩提还用“游”入局这一个游字,暗指他已经了解到了三星洞外,玄奘涉水渡河时的片刻惊险。
九九劫数则不必多言。
自然指代的是西游量劫九九八十一难,这代表须菩提,至少已经知晓了未来的大致走向。
至于最后一句“造化或在方寸间”,在玄奘听来,这更像是一句提示。
亦或者,如果再带上点恶意深入揣测一下,这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威胁。
方寸间、方寸山,造化或在方寸山。
这不就是在暗示,若是玄奘想要在九九劫数中有所作为,那就必须在方寸之间。
或者说,就是要在他须菩提的帮助下,寻求造化变数吗?
这一首诗,除了最后半句尚需深思揣测外,其余部分的含义都非常浅显。
浅显到玄奘甚至都有点不敢仰面,与盘坐在树根上的菩提祖师对视。
但这样僵持着也不是办法,玄奘迅速收敛了自己的思绪,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想法抬起头。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
地球元气复苏了,但这真不是地球灵气复苏的故事,而是一个流浪宇宙的故事。...
笑尽天下英雄,宇内我为君主!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地翻云布雨。叮,超级学神系统正式开启...
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