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石窝”里刚好放着一块点燃的“煤球”。
这石灯笼的造型极其简单,若是已有采石场打磨成型的球形圆石,一名石匠一天能够打制两三个出来。
但苏轼见这“石灯笼”形态特殊,上面有遮蔽,不会被雨水打湿,而露空的几面,正好都冲着路面,已供照明。
再者这些煤球易点燃却不易熄,除非遇上极端天气,否则等闲风雨,是不会让这些石灯笼里点燃的“煤球”熄灭的。
“啊呀!远之,你不会是特地点了起了这些灯烛,送我们两人归城吧?”
苏轼脸上流露出“何等荣幸”的表情。
“不是特地——”
明远笑道:“这是小弟选择搬到城外时就已经想好的。”
他的做法是,选择点燃时间刚好是六个时辰的“煤球”,在天色将晚的时候全部点燃,然后派一名长随,提着炭盒,拎着这些点燃的煤球,挨个将煤球放到石灯笼里。去时点路左边的,回来时点另一边的。
如此一来,他在凤凰山的宅院,到据此最近的杭州城城门之间,就有了一条整晚都有“自动照明”的道路。
“苏公,小弟的性子您也知晓,最是闲不住。即便住在城外,也时不时会想起某件吃食,又或者想起来有哪家瓦子的戏想看……”
“有了这条道路,小弟就能随时随地,想起来就进杭州城!”
他这是在表达一个意思:我干这个可都是为了自己,是在为自己花钱哦!
他必须得强调这一点,否则这点钱就不能算是他“花出去”的。
苏轼见状却感叹:“这个法子好!”
“若是杭州城外条条道路上都摆放上这样的‘石灯笼’,那些住在城外,却在城里讨营生的,便不怕走上这一段夜路。”
苏轼站在这条被“石灯笼”照亮的道路忍不住遐想连篇。
“不止是城外的道路。城内那些光线昏暗的运河畔,阑干旁……”
事实上,杭州城内每年晚间都会发生落水事故,都是因为水边黑暗,让人看不清道路或是桥面的。有些人落水之后能及时被人救起,但也有人就此丢掉性命——苏轼前两天开始接触杭州通判的公务,就从案卷中见到了这些触目惊心的内容。
想到这里,苏轼欣喜如狂,转过身,握住明远的手:“远之,某知道啦,某知道啦!”
他随即一拉种师中:“端孺,快,随我回城,我们去见沈知州去。远之也去?”
明远却婉拒了苏轼的邀约。
这一项亲民善政的功劳,他本就是打算让给苏轼的。
目视着苏轼与种师中车驾上的灯火渐渐远去,明远果然听见了耳畔1127上线的声音。
“恭喜您,亲爱的宿主,因为您率先实现了‘公共照明’并加以推广,您获得了50点蝴蝶值!”
“50点?!”
明远有点惊讶。
自从他一口气搞到好几个“二”之后,就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过50点这么少的蝴蝶值了。
“对,50点。虽然您在杭州城中首次实现了‘公共照明’,但事实上,这个时空的人们距离实现这一点已经非常接近了!”
按照1127的解释,杭州西湖边的圆通接待庵2,就向往来路人施舍灯笼,供其夜间照明。虽是寺院的行为,但从其公益性而言,已经和后世的公共照明非常接近——只是没像明远那样,将照明设备固定在需要的地方而已。
第二天,明远就听说,杭州知州沈立,向凤凰山附近的采石场,订购了数“石灯笼”,并且正在四处打听,哪里可以买到汴京城中常见的那种“煤球”。
明远想了想,找来《杭州日报》的新任编辑:“这是个好故事,让它见报吧!”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书友群见书友圈置顶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