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管哪个时代都少不了卫道士的存在。
为了体现自己的清高,他们通常带着有色眼光看事情,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他们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审视一切。
吐蕃散布流言,这显然就是敌对国家的策略。
但是卫道士们却不管这点,反而趁势而起,表明自己的立场,体现自己刚直不阿的一面。
他们叱责朝廷发动不义战争,表示南征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师出无名,若不悔过认错,将会受到天谴。
这类人不只是存在民间,连朝廷上也有。
也亏得如此,深居皇宫的李隆基才明白唐王朝此次错误的决定,已经闹得天下皆知了。
一肚子火气无处发泄的李隆基,气恼的甚至动了闭塞言路的心思。
广开言路,提拔谏官参政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一个壮举,仅以纳谏而言,华夏诸多君王几乎没有多少位能比李世民的,他的听谏纳谏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
之后的李治性格温顺,诸事效仿乃父,也将纳谏制度承传了下来。
直到武后朝,独断专行的武则天,自然改了此风,谏官制度开始名存实亡。
接下来的唐中宗、唐睿宗,一个昏聩一个中材,皆没有重新开启谏官制度。
直到李隆基即位之后,提拔姚崇为相。
姚崇向李隆基提出了“十事要说”,其中就有广开言路这一条,李隆基也重新开启谏官制度。
李隆基与李世民一样,对于谏官是无条件的容忍,哪怕是谏官提的不对,也不予追究。
但比起李世民,李隆基终究要逊色一二。
面对谏官的提议,李世民能做到很理性的判断分析,谏官要说的对,则听,说的不对,不责怪,也不听取。
而李隆基却不一样,他是随着性子来。觉得你的话中肯,他就听,你的不好听,或者他心情不好,就不听了。
今日朝堂上个别谏官的话,让他极不舒服。
身为皇帝,李隆基对于军功有着无止境的追求,称之为酷爱都不为过。
一直未有尝试失败滋味的他,突然如打脸一般,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让他极为恼火,直接将章仇兼琼贬为平民,南征的诸将也逐一受到贬罚。
在这盛怒当头,在朝堂上又为谏官指责,得知唐王朝的威信威望严重受损。
那种挫败感,令李隆基颇有恼羞成怒的感觉,甚至动了不该动的想法。
“该死的田舍汉,又不是朕干的蠢事,焉能怪到朕的头上?朕也是为了朝廷的颜面才将此事瞒下,跟朕扯来扯去,满口的大道理,真当朕没有读过书嘛?”
“天地君亲师!君臣若父子,有这么跟父亲说话的!”
想了一想,李隆基突然“呸”的一下,“朕才没有年纪如此大的儿子。”
这发泄了一通,李隆基气消了不少。
在一旁充耳不闻的高力士也于恰当时间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息怒,别为了个别迂腐的文人,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太不值得了。”
李隆基现在很注重养生,颔首道:“说的在理,为了几个愚夫,不值得。”
顿了一顿,他又低叹了口气,说道:“早知那章仇兼琼这般无能,当初就应该听静远的,也不至于有此大败。此次南征,唯有鲜于仲通、王克昭二人的战绩颇为出色,其他人简直就是蠢猪。”
这说道裴旻,李隆基精神突然一震,问道:“静远何时入京?满朝文武各执一词,没有一个说话中肯的。这外事,还得与静远商议。”
经过此次南征大败,李隆基突然意识到在军事上,还是裴旻的意见中肯管用。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火爆玄幻一滴魔血,照破山河万朵。一卷古经,湮灭日月轮回。一部神诀,埋葬诸天至尊。杨青玄得天命传承,修无敌之法,开启了一场碾压当世无数天才,通往万古不朽...
一念之间,沧海桑田。打眼带你进入古玩的世界!!!...
笑尽天下英雄,宇内我为君主!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