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而它的对手,却是一个占据了梁州大半,拥地十余郡的许国。
面对这种对手,晋国自然难以抵挡。
两国对抗了十五年,晋国在北面连丢三郡,失去了六成的原有国土。
也就是早几年,和北郑以及唐许二国联手的时候,在南郑身上得了些便宜,于一场大战之后,夺得了南郑东北部的高阳郡。
如此,晋国如今还剩下三郡,人口刚刚千万,兵马在七十万左右,先天还剩十三人,算是勉强保住了一个霸国的体量。
所以在如今的郑国附近,其北有唐国,东北有晋国,两国都是对郑国敌意甚重,虎视眈眈,时刻都在想着从郑国身上撕下块肉来。
原本这些也不算什么。
毕竟唐国北面有那些南迁的蛮夷,晋国北面有许国,这两个国家的边境也不太平,要在国中留住大量的兵马防御北面之敌,不可能将所有力量都用来对付郑国。
而剩下一些能抽调出来的兵马,以统一后的郑国体量,自然可以应付。
所以仅是现在豫州内部的敌人的话,郑国是不惧的。
可问题恰恰就是出在这里。
此前说过,魏帝魏雍五年前联合赵徐攻梁,结果却被梁国打的大败,三国损兵百万,由此元气大伤,再无力南下东顾。
而梁国也在大胜,想要反攻的时候,被楚国背刺断粮,国内直接陷入了严重的饥荒。
限于国中的动乱和缺粮,梁国为此也不得不放弃反攻三国,收复失土的打算。
此后五年,梁国都罢兵休战,致力于打理内政,恢复生产,增聚国力的内功之中。
如今五年过去,梁国已经恢复了过来。
不仅解决了国中缺粮的问题,还利用这段难得的和平时光,积蓄了一批钱粮储备,算是有了些家底,可以支撑大军再打一场战。
于是梁国就重新召集了被解散的军队,使国内的兵马恢复到了三百万的规模。
而后就扫视四方,寻找合适的扩张方向。
这看了一圈,魏国虎威犹在,为江北仅次于梁国的第二大国。
赵徐二国在中州仅占了一郡,都把这一郡地盘视为了命根子,不仅把国中大半人口迁徙至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守住这块地盘,两国无不于此囤积了百万兵马,又广修堡垒,经营的铜墙铁壁一般,十足乌龟壳,难打至极。
至于南边的楚国,在中州的多半,仅有小半个襄阳郡。
这点犄角旮旯,别说没多少打的意义;就是梁国想打,也不一定打的过楚国啊。
所以西、北、南,三个方向,都不是什么好的扩张方向。
反倒是东边,是个肥羊。
首先郑国北边有唐、晋两国的威胁,大半兵马都不得不驻防北境,国中因此变得空虚。
其次这些年因为郑梁二国,外部都有大敌威胁的缘故,同样面对这种难处的两国,默契的没有在彼此边境作出屯驻兵马,修建堡垒的举动。
因此在郑国面对梁国的边境,除了以往一些老的关城之外,其它就没有什么今年新修的防御工事了。
这种情况下,防御自然会有大量的疏漏。
最后,郑国占据的地盘,也是中州。而不是像楚国的扬州,赵国的冀州,徐国的徐州等等地盘一样,迟早会被天灾吞噬,毫无价值。
拿下豫州这里的地盘,不管多少,都是赚的,不会亏。
有着以上种种理由,在梁国有能力的时候,自然就不奇怪,会将扩张的方向,选择在东面的郑国了。
于是问题就来了。
抵抗唐晋二国,郑国就筋疲力尽了。
此时面对一个比唐晋加起来,还要更强大的梁国,郑国要拿什么去抵挡啊?
仅靠自己,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如果不想被灭的话,就只能向外国求援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