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适之不慌不忙地应道:“侯爷,本官敬佩许刺史的品格,不代表赞同他的观点。”
李宗本听到这个回答,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
李适之又对他说道:“陛下,臣还是几天前的态度,北伐势在必行。”
“爱卿不妨细说。”
“许刺史着眼于定州之安危,这当然没错,在其位谋其政是也。然而观天下大势,论齐景数十年纷争,不能局限于一地一城之得失。回首过往,我朝和景国的实力对比以建武十三年为分水岭,在此之前敌方占据绝对的优势,在此之后逐渐发生变化。景军并非不可战胜的强敌,我朝边军迎头赶上,此消彼长之下,大齐理应继续维持这种昂扬向上的势头。”
李宗本听得频频点头,而韩忠杰论嘴皮子的功力相差极远,就算想反驳也找不到由头。
李适之继续说道:“平心而论,现在的景国依旧强大,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前两年我朝边军已经找到突破口,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扩大这個豁口,通过一次次战场上的胜利继续挫败景军的士气,此乃实。”
“景国在这三十余年里飞速膨胀,虽有景帝雄才大略尽力缝补,但内部的权力斗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此番景国太子暴亡便是斗争白热化的具象。反观我朝万众一心,即便存在一定程度的纠葛,亦会服从于驱逐外敌的大局,尤其是先帝带给亿万子民的信心,会在陛下手中进一步凝聚。此乃势。”
“实与势尽在陛下手中,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北伐乃是顺理成章之举,何须踌躇不前?”
李适之拱手一礼,掷地有声地总结道:“陛下必将实现先帝的遗愿,成为大齐中兴之主,青史悠悠,万载铭记。”
李宗本只觉浑身舒畅,仿佛每一个毛孔都开始呼吸。
韩忠杰在一旁心里酸溜溜的,他当然也盼望大齐中兴,可他确实说不出李适之这番话。
所幸李宗本没有失去理智,虽说李适之描绘的蓝图让他心旌神摇,但北伐不能依靠嘴上说说,尤其是如今陆沉明确表达反对的意见。
他沉吟道:“爱卿之言令朕很欣慰,可是陆沉的态度这般坚决,如之奈何?”
李适之忽地看了一眼韩忠杰,冷静地说道:“陛下,其实景国皇帝面临的困境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哦?”
“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景军纵横南北挡者披靡,即便庆聿恭没有出面,他们依旧可以开疆拓土,但是景国两任皇帝都太过依赖庆聿父子,以至于庆聿氏的实力越来越强,最终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陛下之所以让许刺史赴任定州,本质上也是提防类似的情况,但这说到底是治标不治本。如果大齐军中没有第二人站出来,每一战都要依靠山阳郡公,就算他始终忠心不二,最后也必然会出现一个水泼不进的武勋集团。”
李宗本心中一动,长久以来困扰他的疑难豁然开解。
正如李适之所言,始终依靠陆沉意味着不断给他加权,如果没人能与他抗衡,那么他在军中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
身为天子,当然不愿意看到出现这种局面。
李适之诚恳地说道:“陛下,倘若山阳郡公坚决不愿出兵,其实不必太过苛责,相反要以嘉赏他公忠体国的名义,将此事公之于众,让大齐亿万子民自己来判断这件事的对错。与此同时,陛下可让靖州军作为这次北伐的主力,只要刘都督能将边境线前推到河洛城百里之外,便足以证明陛下的英明神武。”
李宗本大悦,点头道:“甚妙。”
李适之此刻已经完全占据谈话的主动,继续进言道:“如果陛下担心定州军不肯出力,而靖州军又力有不逮,何不让京营将士继续北上历练?”
韩忠杰此刻也忍不住说道:“没错,京军将士愿为大齐拼死效命!”
李宗本望着他面上的激昂之色,微笑道:“爱卿可愿为朕分忧?”
韩忠杰义无反顾地说道:“能为陛下分忧,这是臣的荣幸,纵马革裹尸亦无惧!”
李适之见状便保持沉默,他原本就想举荐韩忠杰为主帅,刘守光为副帅,眼下这君臣二人如此默契,他自然无需多言。
他微微低着头,心里轻轻一笑。
这朝堂愈发有趣了。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从高山晕倒的那一刻开始,世间多了一个医门传人。...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生存,很容易。 生活,很艰难。 我族,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 我族,誓不为奴!...
他是武林中最年轻的武学宗师,拥有神秘的绝对手感,可他现在却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大学的大一新生,本想低调的学学医,看看病,恋恋爱,可在一次中秋晚会被迫表演中震惊了全场,注定闪耀的美好大学生活从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