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总之,这玩意打得干净不说,速度还快,不累人。
这样的神器,当然要大力推广了。
于是乎,蒋文渊又连夜下了十台打稻机的定单。
虽然今年是使不上多少了,可还有来年,年年得使。
天公作美。
秋收时一直都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庄子里的稻谷收完五天后,谷子也晒干了,吹去秕谷。剩下的就是称重入仓。
三位司农官,亲自监督过称,过一担记一担,用了足足两天时间方才称完。
最后一算,1076亩田,收了847888斤,平均亩产788斤。
这个亩产比起前世的杂交稻产量,完全不够看。就是与寻常的常规稻相比,也是比不上的。
但,这里是古代,没有化肥没有农药,只有最基础的农家肥,有这个产量也算是很不错了。
也幸好,这个品种的谷子遗传基因稳定,可以自行留种。
蒋禹清眼里只能算勉强的产量,在这些古人眼里那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普通的良田亩产撑死了三百斤出头,县令大人却能种出788斤的亩产,足足翻了二倍还多,百姓们眼睛的都是红的。
消息出来后,疯狂的百姓们将县衙围了个水泄不通,想要购买高产谷种。
到了这个地步,这些新收的粮食已经不是他说了能算的了。
然而,折子还在进京的路上,他也没有好办法。可如果不拿出个章程,百姓们那里怕是不好交待。
蒋文渊没有办法,决定先斩后奏,当天就于县衙外面贴出告示。表示原意将高产谷种以平价卖给百姓。
至于怎么卖,什么时候卖再另行通知。随后,蒋文渊又翻看了一下全县所有田亩数,心中大致有了计较。
寻求了几位司农官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决定,留下足够全县田亩的粮种数量,其余的平均分配给隔壁的几个县。
总不能他吃肉,同僚却连口汤都喝不上,这样就是真的招恨了。
高产谷种为30文一斤,每亩谷种用量为6-8斤。
由各村里正和村长,统计该村需要购买高产谷种的田亩数,同县衙存档的户籍田亩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到县衙统一购买。
其间不得转让转卖。一经发现,其所在的村全村取消购买资格。
这就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那些大地主、大商贾,或是有权有势的人家使手段,钻空子。
蒋文渊可不想为那些驻虫作嫁衣裳。
制定好细则后,蒋文渊再次就此事写了一本折子,使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
京城。
自打去年的红薯后,青州就成了皇帝的重点关注对象。特许青州县令蒋文渊的折子可以不经过州府,直达天听。
尤其南方的稻谷进入秋收后,夏景帝几乎每天都要问一遍,可有青州的折子送来。
直等到过了中秋,到了八月底,让满朝文武望眼欲穿的青州信使终于进了京。
底下的人不敢怠慢,忙将信件呈了上来。适逢大朝会,听说青州的折子到了,大臣们纷纷伸着脑袋张望。
即便早有心里准备,但看到折子上,新谷种亩产788斤的产量,夏景帝还是忍不住连声叫好。
“好、好、好啊!这个蒋文渊,可真是朕的一员福星。亩产788斤的稻谷,满世界也只有我大夏能种出来,哈哈哈哈!”
大臣们一看皇帝这架势,得嘞,真是大喜事。
于是齐声恭贺:“恭喜陛下得此良种。”
当然,这回再没人敢质疑蒋文渊做假了。
你当陛下派去的三位司农官是摆设么?没看那折子上按着三个鲜红的手指印儿!
除此外,司农官们还随折子一并送来了两张图纸并一个精巧的小物件。
夏景帝看完信件后,方知这竟是一个新式的打谷机模型。
就是这么个算不上多复杂的玩意儿,竟能把收稻子的效率提升了二倍不止。
笑尽天下英雄,宇内我为君主!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生存,很容易。 生活,很艰难。 我族,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 我族,誓不为奴!...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地翻云布雨。叮,超级学神系统正式开启...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