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无数的家长们看到了李凡的第一首古诗《山村咏怀》,韩忠、白易、柳元等人自然也看到了。
看到之后,自然同样是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一阵感慨之后又去看第二首诗,诗名叫做《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是李凡前世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的原诗名是《画》,李凡将其改为了《远看山有色》。
因为,这样一改之后,大家在第一次看到此诗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描绘的是“画”,只会觉得这几句诗分明就违反了自然规律,诗人怎么能这样描述呢?
这不是误人子弟嘛。
而后仔细一品味,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首诗描绘的并不是自然,而是画。
描绘的是画,那就趣味无穷了。
如果诗名一开始就点明了是“画”,读者们在知道描绘的是“画”的前提下,去读这首诗的话,就会没有那种仔细品味后,恍然大悟的惊喜感觉。
所以,李凡将诗名换了。
另外,这一换,对于学习这首诗的孩子们来说,还会有其它诸多的好处,李凡相信老师和家长们都能够发现。
这一换,效果果然非常的好,即便是韩忠、白易、柳元三人,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韩忠读完第一遍之后,眉头不禁轻轻皱了一下,颇有些不理解的说道:“这第二首小诗看起来同样颇有韵味,但明显违背自然规律啊。尤其是最后两句,春天去了,花为什么还在?人靠近了,鸟儿为什么不会受惊?”
白易、柳元二人也同样有些不太理解。
当然,如果你硬要说,春天去了,花为什么还在?因为那些花也可以在夏、秋或者冬季开放。人靠近了,鸟儿什么不会受惊?因为那是死鸟。
你硬要这样说,那也没办法。但这明显不是脑筋急转弯,不应该这样强词夺理。
那么,李凡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首小诗?
韩忠眉头轻皱,抬头无意之中看到了,对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壁画,之后突然之间恍然大悟,哈哈一笑,说道:“原来如此!好个李老弟,竟然把我们都坑了。不过,坑得妙啊!妙啊!”
韩忠这样一说之后,白易、柳元二人也同时反应过来,同时欣喜的说道:“原来如此!”
的确相当的妙,简简单单几句,看似违反自然规律,则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当孩子们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们完全可以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思考,诗人什么要这样写?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答案。
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会一首韵味十足的诗,在发现答案的过程中,还能够体会到诗的乐趣。
另外还能锻炼积极思考的能力,在找到答案之后,还会有一种收获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这种喜悦感和成就感,说不定就能够让孩子们,从此喜欢上思考和探索。
他们知道,去思考和探索之后,就可能会再有现在的这种感觉。
这便是换了诗名之后,孩子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能够得到的诸多好处。
“简直就是太绝妙了!”韩忠、白易、柳元三人再次赞叹不已,他们能够看出李凡的巧思,以及用心良苦。
而且,再仔细去品味的话,这首诗似乎还包含着另外的某种情怀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
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当历史变成传说 当传说变成神话 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 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阴阳分天地,五行定乾坤。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亿万生灵欣欣向荣。纵横千万里间,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有光便有暗,天穹之下光辉之中,仍有沉默的影子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