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水木大学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科院的中微子振荡,中科大的量子通信,甚至连南开大学都有凝聚态物理。
说到京大最近些年好像还真没什麽能拿得出手的。
京大物理一直都是貌性排第一,可之前就有人吐槽过,堂堂的京大物院,居然没有一个和潘建伟丶薛其坤这些人一样级别的大佬,或者拿出他们级别的成果。
这也没办法,京大物院对量子材料的研究启动太慢,前些年才筹备好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当时的大佬就一个王恩哥院士加王健老师,其馀一众老师都是新招来的,而同期清华薛组的QAHE已经出来了。
虽说最近这些年来说量材所的进步也挺快,但想诞生那种重量级的成果就不知道还要多久了。
季云石有些兴奋,京大后继有人了。
其实,学科是有周期的,就比如南大,物理辉煌了30年,那批老将一直干到八十岁,然后突然发现后继无人,研究方向高度同质化。
南大将原先的物院拆分成物理学院+现工+电子,导致学校内部分化。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京大物院尽管好些,可地位同样岌岌可危,这些年不少人已经把中科大放在第一了。
季云石点头,眯眼说道:「这件事我来沟通。」
「嗯,我还有事得忙,走了。」
说完事情,田启隆没多留,起身离开。
办公室里,季云石将茶杯中茶水喝完,起身朝院长办公室走去。
京大图书馆。
项目结题申请通过,许青舟终于有时间把上次从赵教授他们那边拿到的锂离子材料方面的资料找出来细读。
至于论文,早在三天前就完成投稿。
他两篇投的是《物理学报告》,已经过稿了。
这速度让许青舟咂舌,才提交三天时间,就收到编辑邮件,表示将在6月份发表,过稿时间要是再缩短上五分之四,就可以抵得上他上辈子的速度了。
其实也有迹可循。
他以前就投过一篇,算是老熟人,更何况还有最近的数学光环挂在脑阔上。
并且,这两篇论文不像证明猜想的论文一样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论证。
这就是挂逼的人生吗,比以前顺利太多,甚至可以说一路走来都是平坦大道。
感慨了一会儿,许青舟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资料上。
赵教授他们这次主要研究的是负极材料,选取的是新型矽基负极材料。
上次见到的时候,实验似乎不怎麽顺利,其中的析锂太多。
这的确是现下电池的发展遇到障碍性问题,关系到行车安全和人们最关注的续航里程。
矽的嵌锂电位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锂枝晶的形成,因为锂在负极侧出现时,其形态可能因电位差异而有所不同。
不过,矽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巨大的体积膨胀,甚至可达300%,这种体积变化又可能导致矽颗粒内部应力堆积,使矽材料粉化,进而可能加剧锂枝晶的形成。
赵教授他们应该就是没毁在这上面。
许青舟眉头微皱,在考虑应该怎麽解决,纳米化?复合化?或者对核壳结构改性设计?
想着,他已经掏出稿纸,打算从这三个方向写一份改进方案。
(本章完)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天降神物!异血附体!群仙惊惧!万魔退避!一名从东洲大陆走出的少年。一具生死相依的红粉骷髅。一个立志成为至强者的故事。一段叱咤星河,大闹三界的传说。忘语新书,已完本凡人修仙传魔天记。...
笑尽天下英雄,宇内我为君主!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
从高山晕倒的那一刻开始,世间多了一个医门传人。...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