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高一品官的图案,是仙鹤!
这名中年人,正是大明最后的宰相,胡惟庸!
胡惟庸听到下属的提问,只是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他换上了一副忧色,转移开话题:“现在西北闹旱灾,河北闹瘟疫,东南沿海闹倭寇,咱们做臣子的得多为皇上分忧才是。各位有什么好提议?”
几个官员纷纷开始商量了起来。
浙江大米商李家跟朝廷一向合作得很好,既然西北缺粮那就应该从李家那里采购米粮调过去。
东南沿海要扩充军备,得多开几家兵工厂,这事由工部尚书主办再好不过。
还有河北闹瘟疫,应该由户部从民间采购一批药材送过去,采购商嘛,选京城里的益生堂就挺好,宫里的药材不都是从那里采购的嘛!
这些官员们七嘴八舌地提议着,不时互相隐晦地交换着眼色。
他们看似是在公事公办,一副忠公体国的模样,实际上却是在瓜分着利益。
无论是采购米粮药材,还是开设兵器工厂,每一样都是油水极多的工作。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官员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捞油水机会了。
官员们口中的浙江米商李家是胡惟庸的母家,家主正是胡惟庸的亲舅子。采购米粮油水最足,所以得让胡惟庸拿大头,谁也别争。采购药材的益生堂,每年给户部官员送了不少银两,这次采购一大笔药材,回扣肯定不会少给户部的官员。至于兵器工厂,那更是个大肥差,工部尚书门生遍地,大半个工部衙门的官员都是他举荐上来的,所以都举荐工部尚书来当这肥差。
“很好,大家都商量出了结果了,等会儿上朝的时候,我就把这些方案上奏给皇上……”
很快,官员们就把利益的瓜分方案给定了下来,胡惟庸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敲定了下来。
身为宰相,文官之首,这次他瓜分到了最大的利益,让他很满意。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乡下里的祠堂很久没有修缮过了,等舅子接下了朝廷的订单,估计能捞好几万的白银。回头得好好修一修祠堂才行。”
胡惟庸微笑捋了一把下颌胡子,在心里已经打起了算盘,想着怎么花马上要落到自已口袋里的钱了。
“皇上到!正式开始早朝!”
太监高亢的声音响起,百官们连忙面朝龙椅,向从坐到龙椅上的朱元璋跪下行礼。
照例让官员们平身免礼之后,朱元璋望着面前的满朝公卿,缓缓开口:
“各位,朕今日有要事宣布。”
朱元璋沉声宣布了他对大明的包括粮食、医疗和军备的三大改革计划。
这些计划都将分别由朱标朱樉朱橚三位皇子负责,推广他们的新发明。
当朱元璋宣布完之后,满朝百官皆是一片哗然!
“陛下不可!这些都是民生大事,不可以轻举妄动啊!”
“陛下,民以食为天!太子发明的那个什么米都没有经过时间考验,贸然推广出去万一失收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陛下,秦王殿下一向做事荒唐,军备大事千万不可以交给秦王啊!”
群臣反对的声音立刻汹涌而来,恍如一波接一波的浪潮。
他们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什么周王朱橚不懂医术啦,秦王朱樉糊涂荒唐啦,总之就差没直接骂这俩是废物,要是让他们搞改革的话,那大明就算不亡国也差不多了。
即使是在百官之中一向口碑很好的太子朱标,此刻也受到很多的质疑,比如太子一直在东宫里只是统领朝纲把握大方向,粮食改革这种事还是由专业人士来办比较好,比如太子这几个月都跑去修道不见人影,肯定对政事睁眼瞎,改革的事不如容后再议。
总之,百官们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反对改革!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