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洪承畴很纠结,眼看着大好的出兵机会,却又颇多顾虑。因为满清的骑兵,实在是强大的可怕。当然,那是之前。
其实洪承畴用兵还是相当谨慎的,只是如今辽东军的战斗力让他有些膨胀。朱兴明极力反对他出兵应敌,洪承畴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朱兴明依旧是不放心:“洪大人,你记住了,黄台吉若是兴兵来犯。无论他如何威逼利诱,万不可轻易出击。”
一旁的祖大寿问道:“太子殿下,若是那建奴当真有机可寻。战机可是稍纵即逝,难道咱们真的就眼睁睁的看着不打么。倘若不打,朝中恐有人说我们怯战。”
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祖大寿他们最是了解的了。这些京官似乎别的本事没有,专门挑自己人的毛病,是手到擒来。
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们,很多官员把给同僚添堵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甚至于有的言官已经不满足于针对同僚们的挑刺了,而是把目标对准了皇帝。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就被这些言官们给害惨了。以至于,他发出的许多政令最后都无疾而终。比如说,崇祯皇帝试着南迁。也试过和黄台吉和谈,结果到最后都阻于言官之手。
甚至于,李自成打到京畿的时候,朝中还在吵着该不该弃城南下。其实当时崇祯皇帝离开北京,南下去南京是最正确的选择。
当年朱棣迁都北京,就是想天子守国门。大明王朝在朱棣这样的雄主手里,自然不会畏惧于任何敌对势力。可是,到了后继之君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
朱棣不是没有想过,将来自己的子孙守不住天下的时候。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对北京城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所以朱棣在南京保留了一整套的朝廷系统,南京城三省六部都非常完整。若是崇祯南下,以南京为国都,大明不会亡。
当时,大明虽然糜烂。可是全国的明军主力依旧尚在,崇祯南下南京的话,最后鹿死谁手谁也说不清楚。
可偏偏崇祯南下的决策,被朝臣们左右阻拦。以至于最后错过了大好时机,这也和崇祯皇帝优柔寡断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即便是崇祯不肯南下,也该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南京。结果直到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崇祯都没有下这个决心。
朱兴明弄死了豪格,黄台吉盛怒之下,若是将来兴兵前来复仇。朱兴明的意思是让洪承畴按兵不动,依仗城墙坚守不出。被动防御,绝不主动出击。
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被朝中别有用心的官员们弹劾。他们会上书崇祯皇帝,说洪承畴怯战。
历史上松锦之战的失败,就是洪承畴被朝官所逼,强行出兵的结果。还有孙传庭的战死,卢象升的战死等等,这些大明名将很多并不是死于自己的指挥能力。而是,死于朝中那些尸位素餐官员们的逼迫。
崇祯坐镇北京城,对这些事又不甚了解。急脾气的崇祯被群臣一激,也就跟着逼迫他们出兵。结果,这些大明名将们往往最后都是死于自己人之手。
朱兴明点点头:“不打,朝中的事有本宫来处理。敢有朝官弹劾与你们,本宫绝不会放过他们。”
没错,这次言官们别人不敢招惹。甚至于崇祯皇帝,有的时候都得受制于这些言官之手。可他朱兴明不怕,朱兴明从来就不在乎自己的名声。
惹了这位诡计多端的太子爷,那就活该你倒霉了。那个言官敢弹劾辽东军怯战,朱兴明就收拾哪个王八蛋。
天降神物!异血附体!群仙惊惧!万魔退避!一名从东洲大陆走出的少年。一具生死相依的红粉骷髅。一个立志成为至强者的故事。一段叱咤星河,大闹三界的传说。忘语新书,已完本凡人修仙传魔天记。...
当历史变成传说 当传说变成神话 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 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
地球元气复苏了,但这真不是地球灵气复苏的故事,而是一个流浪宇宙的故事。...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