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安南战事的进展,比朱由榔和内阁宰执们想象中要好得多
对于安南而言,其实如果直接强力征服,破城灭国,反而落了下乘。
因为安南和缅甸、蒙古之类不同,倒是和朝鲜差不多,受中原文化和儒家宗法影响较大,算是“小中华”,故而对于这样的地方,一味强压,反而会激起不必要的矛盾。
与其如此,不如用黎朝这个白手套,来转一手。
故而,当黎维祺君臣所署的国书递到南京之时,京中报纸在指示下,大为宣传。
整个南京乃至于周边江南士民都知道了,大明替安南做主,讨灭了不安臣道的权奸,还政给黎朝国主。
这种宗主国给藩属国主持公道,尊王讨奸的事情,在中华文化圈中,可谓是天然政治正确。
当年汉唐鼎盛时,就喜欢用类似的由头找周边小国麻烦。
所以,当消息传回来后,在民间舆论中,天子此次出兵,不仅不是什么“穷兵黩武”,而恰恰对上了士子读书人的胃口,是维护纲常宗统的道义之举,实在该大书特书才是。
朱由榔也不至于吃相太难看,关于对安南的安置问题,之前和内阁就已经有所商议,定下方案了。
先是下旨,赞赏陈桂等黎朝旧臣“不忘臣节,明理识义”,又安抚黎维祺,表示之前越军北犯,都是郑氏逆臣贼胆包天,串联西洋蛮夷,与黎氏无干。
随后又非常谦逊地表示,黎氏为安南主,已有两百余年,世代为大明藩篱,又为人所篡,惨遭荼毒近百年,大明怎能挟恩吞并他人社稷?
明军既然已完成使命,当全军撤回广西,以明邦国之谊。
这番“感人至深”的表态,让天下士民都觉得,我大明天子真是厚道人啊,明明出兵控制了人家的首都,却不吞并,反而为其扫清叛逆,还政国主,简直就是商汤周武,上古先王一般的作派!
不过很显然,这只是做给人看的表面功夫罢了,毕竟安南两度与大明为藩属,早在明太祖那会儿便是“不征之国”,后来成祖虽然也占了几十年,但独立后又朝北进贡,贸然吞并,国内外影响不好。
河内这边,哪敢真“还政国主”啊?
黎维祺再三“涕泣上书”,向南京“表诚诚之心”
言到,虽然郑氏作乱犯大明边境,是其一意孤行,但黎氏作为安南国主,亦有未能约束之罪,为藩臣之国,岂能无干?况且,既然黎氏无能治理安南,以至于为权奸所篡,贻害百姓,不如为大明辖制,尚能保全基业。
一番“赤胆忠心”,却也是令人感动。
当然,知晓内情的明眼人都知道,黎维祺和陈桂等人早就没有其它选项了。
此时整个安南北部核心地区都被明军控制,尤其是升龙府
而且,若是明军真的撤出,没了军队镇场子,其他不言,就凭黎氏那个空架子,真的能抵挡得住郑氏旧部反扑吗?那不就是送死!
就算不死,也就是成为另外一个军阀的吉祥物和傀儡罢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彻底投了大明呢。
再三“谦虚”的退让之后,大明天子出于对黎氏诚诚之心的“抚慰”,终于答应,正式派军长驻安南。
过了数日,南京紫禁城明发圣旨,册封安南国王,黎维祺为交趾郡王。
同时,黎维祺为感皇恩,入朝觐见
而朱由榔也表示,绝不干涉安南宗室承袭,黎氏交趾郡王爵世袭,非罪不废,不减等。
虽说,大明的爵位向来都是世袭的,但在朱由榔中兴以后,所立定的承袭制度,是袭爵减等的。
这不仅是针对勋贵武爵,对于宗室也同样如此,哪怕是嫡系皇子,承袭亲王爵以后,最多五、六代人以后,就和寻常百姓无二。
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但有一种爵位除外,那就是藩属国
平定辽东,光复沈阳,并东北以后,朱由榔就再次册封朝鲜王,过去朝鲜国王虽然也受大明册封,但作为独立国家,是没有等级的。
也就是说,一个大明的亲王,和朝鲜王之间,无所谓高低可言。
而朱由榔这次册封,正式厘定了,朝鲜王位同亲王,且世袭不减等。
这看似是一种“优待”,是对朝鲜帮助从后方对付满清的奖赏,事实上,其实暗含着对朝鲜内政的干涉。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永夜降世,妖魔四起,百年暗夜到来之际,夏宫里走来了一位腼腆的少年郎微信公众号一夕烟雨(内有番外!)大夏王侯VIP群123788213(入群需验证订阅)...
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从高山晕倒的那一刻开始,世间多了一个医门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