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戍堡上,没人知道燕王朱棣想要做什么。
张志远却是眼神流转,低声道:“王爷要对山西道用兵?”
宋国公冯胜听到这话,当即双目一凝:“王爷,没有朝廷旨意,边关一概不得擅自用兵!”
回想着朱棣刚刚所说的话,冯胜愈发的确定,这位燕王殿下大概是因为明年不可能再有北征,就转而打起了西进山西道的念头。
冯胜担忧的目光看向身边的颍国公傅友德。
傅友德会意,点了点头,在朱棣身后开口道:“山西道局势未知,亦有皇太孙殿下在那边。太孙北巡,有节制地方一应文武的权柄。王爷若是徒然领兵西进,恐会打乱太孙殿下的布置。再者,王爷用兵,朝廷那边恐怕也会有问责下来。”
朱棣摇着头:“大明宗亲藩王,无诏不可入京,二王不可私见,无诏不得出国,无诏不得用兵。本王记着这些规矩,也不会坏了这些规矩。”
洪武皇帝对自家人很好,非常的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这种对自家人的好,已经违背了他所说的对天下百姓的好。
因为这是两种冲突的存在。
但同时,皇帝对宗亲藩王也有着历朝历代最为严格的要求。
就在冯胜和傅友德以为,朱棣会因为皇室内部那些严苛的规定,而选择就此作罢的时候。
朱棣却又说道:“但是燕王府三护卫兵马,却不受北平都司、河北道都司节制,本王可调动三护卫兵马于河北道境内任何地方。”
说完之后,朱棣双眼含笑的盯着身边被视之为燕王府第一战将的张志远。
张志远会意,重重的抱拳躬身:“末将领命!即刻回返北平城,带王府三护卫南下真定府!”
真定府西进便可直接踏足山西道太原府境内。
张志远不由的想到了那个许久不曾再见面的年轻人,也不知如今那位又是何等的风采。
这几年,张志远很爱看一本书。
三国志。
他喜欢书中的关羽,虽知自己比不得关圣,却清楚自己也如关圣当初一般,面临着忠义的选择。
戍堡上的宋国公、颍国公二人已经是满脸的意外。
两人都未曾想到,燕王殿下竟然会选择动用王府三护卫南下。
而朱棣看着明白自己心意的张志远,脸上露出笑容,澹澹道:“带着人,去真定府井径县,闻讯伺机而动,三卫兵马皆有你定夺。”
相较于燕王殿下面对山西道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皇太孙殿下极有可能面临的危局,燕王要动用王府三护卫相比。
朱棣将燕王府三护卫兵马尽数交托给张志远,再一次给了在场众人更大的冲击。
大明九边宗亲藩王,之所以能藩国九边,坐镇边疆,护卫帝国北境安危,其根源便在那一座座王府三护卫兵马的誓死追随。
任何一位九边藩王麾下的三护卫,都是他们全部的身家和根基。
众人看向张志远时的目光发生了一些不明的改变。
尽管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位有着小杀神名头的燕王府战将,深受燕王殿下喜爱。但能喜爱到将燕王府整个三护卫兵马都交托在他一人手上,这无疑表露出张志远在燕王殿下心中的分量。
即便是张志远本人,也有那么一瞬间的恍忽。
他缓缓低下头:“末将领命!”
朱棣挥挥手,脸上带着笑容:“去吧,早点回北平,带着人南下井径。本王还要赶在年关前,这将长城各处都走一走。”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
在这里,武道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切切实实的传承,经过与科技的对抗后,彻底融入了社会,有了各种各样的武道比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楼成得到武道一大...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