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槐树枝”小士兵重复了一遍,他的口音把“槐”说成“悔”,魏卓卿要他再说一遍。
“我教你的话都对他讲了吗?”
“回大人的话,全讲了。他听完我说的话,就折了这根树枝让小的一定带给大人,还说这根树枝很重要,他要说的话,都在这根树枝里。”
“嗯,你的差事办得不错,去军需官那里领赏吧。”
“谢谢大人!”
魏卓卿拿着槐树枝看了又看,自言自语道:“这槐树是科第吉兆的象征:本朝开始,科举考试关乎读书士子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借此阶梯而上,博得三公之位,是他们的最高理想。
“还有迁民怀古的意义。而小士兵的口音把槐读成悔,难道胡明悔悟了?如果,他真的悔悟了,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想到此,魏卓卿对传令兵说:“传我的话,派两个明哨在山口处值守,不论有什么人进山,都带来见我。”
“遵令!”
果然不出魏卓卿所料,第二天一大早从外面来了一个人,急着要见魏卓卿。士兵把他带到魏卓卿的大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是何人?从何而来?”魏卓卿问来人。
“回大人的话,小的名叫胡三清,是胡军师的亲侄子,从史朝义的军营来,有很重要的情报转告大人。”
“我相信你,什么重要的情报,你说吧。”
“胡军师要小的转告大人两个字:‘后山’,小的看到今天早上有500精兵跟着一个本地人出发了。但是小的不知道他们去何处,去干什么。”
“你向本官报告这些就足够了,谢谢你!暂时你可能回不去了,就在我们这里住一段时间,如何?”
“行,我叔派我来时就叫我别回去了。”
“这样最好,”说完,对传令兵说:“带这位贵客去吃早饭,你要照顾好他。”
“遵令!”
原来,胡军师被魏卓卿和小士兵的一席话说动了心。他投靠安禄山的主要原因,是轻信了安禄山假传圣旨,讨伐国贼杨国忠的鬼话。可是,一旦上了贼船就很难下来了。
魏卓卿给了他一个离开贼船的机会,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当他得知本地一位猎人知道一条小路可以进入粮仓时,他便派自己的亲侄子去给魏卓卿报信。
“你报了信就别回来了,有人问你,我就说你回家看老娘去了,你老娘的身体不好。如何?”
“行,我去。”
胡三清进了粮仓就没走,留了下来。等平定了安禄山叛乱,他成了有功之人。当然,这是后话。
安禄山勾结史思明于天宝十四年在范阳发动叛乱,他伪造皇上圣旨,以清君侧讨伐奸臣杨国忠等党羽为名,迷惑百姓。一个月后,攻克洛阳。
安禄山反叛的事,玄宗皇帝很晚才知道,他一直被杨国忠等人蒙在鼓里。
杨国忠把持朝政,押着十万火急的军情不报,直到安禄山打到了潼关时,玄宗皇帝才知道叛军快到长安城了,急调郭子仪、李光弼率大军前去平叛。
到此为止,大唐王朝近百年没有大的战事,将士们都养尊处优不会打仗。尤其是那些老爷兵根本没有军人素质,战斗力很弱。
而安禄山和史思明除了他们本人是胡人外,其手下的士兵大部分也是胡人,各个骁勇善战如同虎狼一般。
他们从范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城附近,打到现在的洛阳城只用了30多天的时间。就是不打仗,从北京徒步走到洛阳也得走半个月,可见当时唐军的抵抗力是多么弱。
一时间叛军的气焰十分嚣张,所到之处所向无敌,唐军简直不堪一击!
郭子仪接到圣旨后,急调手下将士奔赴前线阻止叛军的进攻。
赵主帅跟随郭将军也带领木刺山四个男兵分寨前去平乱。离开前对魏紫云说:“本帅把木刺山四个男兵分寨的人都带走了,五个分寨空了四个,但建制还在,全都归你管辖。”
“你们一定要走吗?”
“郭将军令,只留下你们娘子军一个分寨,其它四个分寨都跟我走。不过,我们走了军营还在。郭将军令你把娘子军匀到各个分寨,趁突厥人还不知道叛乱的事,抓紧时间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这得有授权令才行呀。”招兵买马扩充军事实力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有朝廷的授权才可以办。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