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娥总算是听明白了,八贤王这是想保包拯。
包拯的能力,刘娥自是听说过,的确是难得的人才。
只是包拯的性格,令她太厌恶,简直把自己当成了魏征。
刚刚中了进士,她设宴让新科进士为国献治国之策。
原本只是为了调节一下宴席的氛围,说几句歌颂太平盛世的好话即可。
孰料包拯是真提,而且一口气便指出了大宋的十大问题,尤其是整肃军纪,提高武将的权力,取消对辽国的岁币等,犯了忌讳。
要知道,武将一直都是大宋最为忌讳的存在。
因为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自从大唐灭亡后,中原王朝一直都是因为武将篡权,陷入了几十年的战乱。
自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夺了后周的江山之后,便吸取了五代十国的教训,杯酒释兵权,收缴了武将的兵权,同时任用文臣通兵,压制武将。
大宋朝的江山方得以稳固。
之后太宗、真宗都一直奉行太祖崇文抑武的国策,对武将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防范。
所以,军权一直都是大宋掌权者最为忌讳的话题。
而包拯原本的意思只是想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不能一味的打压武将,陷入极端。
可在刘娥的耳朵里,就成了别有用心,她岂能让包拯大放厥词,所以才将其外放地方。
让他做知县,其实已经是刘娥顾及皇上和八贤王的面子了。
直至今日,刘娥对包拯的印象都极为深刻,太不知天高地厚,绝不可大用,否则大宋有倾覆之险!
饶是刘太后,对崇文抑武的国策也是坚决奉行。
“难得八贤王为哀家着想,哀家记下了!”刘太后假意感激了一声。
“既如此,那本王告退!”
有了太后这句话,八贤王也放心了,相信太后是聪明人,绝不至于为了袒护皮伦不顾朝局。
次日一早。
天子临朝,刘娥垂帘听政,百官在垂拱殿朝会,三呼过后。
殿头官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老臣有事启奏!”
当下,便见吏部尚书皮伦站了出来,满脸泪痕。
“皮爱卿何事启奏?”刘娥微微凝眉,心想果然是他。
若非八贤王提前告知他真相,今日只怕真要被他蒙蔽了。
皮伦此时还不知太后和皇上已经知道了定远县发生之事,指望太后给侄子做主,办了包拯,以泄心头之恨。
“回皇上、太后,老臣有个侄子,住在定远县。”
“不想定远县知县包拯为了博取名声,刚一上任,便不问是非,将臣的侄儿给杀了。”
“求皇上和太后给老臣做主啊!”
皮伦声泪俱下,说得绘声绘色,若有其事。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包拯真的为了博取名声,草菅人命,滥杀大臣亲属。
皇上没有说话,回头看刘娥的反应。
刘娥不动声色地道:“果有此事?”
“千真万确啊太后!”皮伦哭得梨花带雨,目光随即瞥向凤阳府知府贾至及。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番茄的第十本小说。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一针定阴阳,翻手掌乾坤!身份神秘的山野郎中凭借精湛的医术游走于都市权贵之间,一手悬壶济世,一手辣手摧敌,揭开一个个阴谋谜团,征服一个个红颜知己!...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