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听包拯说得这么严重,赵桢吃了一惊。
其实他心里也如同明镜似的,知道包拯绝非危言耸听,分析得极为透彻。
“依包卿之见,朕该怎么做,才能解决眼前国库亏空的窘境。”
包拯道:“臣在朝堂上已经说过,首先就是要限制官僚地主的权宜。”
“大宋虽奉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保障了大宋的安定和太平。”
“然过度重用文人,打压士大夫,已严重走向另一极端。”
“物极则必反,治国亦如是,万不可偏执一端。”
“一阴一阳谓之道!”
“如今的大宋,文官泛滥,滥竽充数者多不胜数,已经成为国家一大患,独陛下不察耳!”
“其二,鼓励生产,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耕种,同时大力提倡工商业的发展,让工业辅助农业。”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发展科技其实才是包拯想提倡的重点,其他的政策,都是隔靴搔痒,不会让一个国家带来多大的变化。
只有技术上去了,那才是王道。
赵桢却听得云里雾里,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道:“包卿,何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所谓科技,便是科学和技术!”
“诸如灌溉农田的堤坝、纺织棉花的纺织机、耕种的曲辕犁等,这些都是科学技术。”
“朝廷只要鼓励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改进技术,必定能提高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
赵祯听闻这些“奇谈怪论”,不禁眼界大开。
那些向来不被统治者重视的奇技淫巧,在包拯看来,却成为兴国的法门。
须知,自古以来,华夏民族所推崇的便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
因此,大宋文人和士大夫,终日沉醉于文字游戏,吟诗作对。
除了读书,其他事务似乎都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包拯所希冀的,正是颠覆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各行各业皆有杰出人才,只要有才能,有利于国家的东西,都要利用起来。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国家才能真正兴盛。
仅凭舞文弄墨,是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的。
一个国家如果全由专研笔墨之人组成,却期望它繁荣昌盛,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赵祯与包拯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交谈。
在对话中,包拯向赵祯传授了许多二十一世纪极为宝贵的知识和理念,这些内容让赵祯眼界大开,仿佛不知疲倦一般。
赵祯甚至开始怀疑,眼前这位包拯是否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位人师。
他不禁好奇,包拯究竟从何处学到了如此多的知识。
“包卿,朕希望你以后每天都到御书房来,将你的治国理念详细地告诉朕。”
赵祯感到听包拯讲述这些知识远远不够,他渴望听到更多。
包拯所普及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领域的知识,让赵祯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感到受益匪浅。
如果能够将这些理念全部应用于治理国家,大宋朝的未来将不可限量,何愁不能腾飞于世界之巅?
“遵命!”
看到皇上如此感兴趣,包拯自然也是乐于讲解。
如果自己的治国理念,真能在古代得以实现。
华夏民族未来必定能够超越西方,无需再经历那数百年的屈辱历史。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番茄的第十本小说。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一针定阴阳,翻手掌乾坤!身份神秘的山野郎中凭借精湛的医术游走于都市权贵之间,一手悬壶济世,一手辣手摧敌,揭开一个个阴谋谜团,征服一个个红颜知己!...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