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以工代赈,看似在压榨灾民,匪夷所思,然而,细思之下,就不难明白其中的奥妙。
天灾之年,灾民只要饿不死就阿弥陀佛了,更何况还能有报酬收入。
以工代赈,简直是一举多得的伟大创举。
公孙策跟随包拯已有多年,知道包拯有治国之才,可也没想到,包拯的才能远超他的想象。
犹如海水一般,不可斗量。
仿佛世上就没有难倒他的难题,这才是最可怕之处。
包拯微微一笑:“以工代赈关系重大,尚需试点,以验证效果,方可逐步推行,故而本府并未上疏。”
范统道:“包大人言之有理!下官这就按包大人所说,即刻施行,正好可以将楚州淤积多年的永济渠疏通。”
包拯点点头:“如此甚好!不过仅仅只是疏通河道,还无法雇佣楚州所有灾民。”
知州范统和通判冯文斌听后都连连点头。
的确,疏通河道,几千人足矣。
而楚州如今的灾民至少有三万人之众。
范统问道:“不知包大人还有何良策?”
“办法有很多。”
“除了官府的力量,还可以调动乡绅地主的力量。”
“比如,鼓励乡绅地主扩建房屋,以少量的成本给,雇佣灾民。”
“鼓励寺庙、道观翻修庙宇。”
“还可鼓励乡绅地主进行娱乐活动。”
听到这里,两人又是一阵费解,摸不着头脑了。
冯文斌道:“包大人,前面几条,下官尚能理解,可鼓励乡绅地主大搞娱乐,下官便无法理解了。”
包拯呵呵一笑:“这有何难理解的!国家的经济就像水,只有流动起来,才能有活力。”
“但凡灾荒之年,钱粮都集中在富人的手中,钱无法流通,便形成了一潭死水。”
“本府之所以鼓励富人从事娱乐活动,便是要刺激他们手里的钱流通起来。”
“同时,开展娱乐活动,还能增加灾民就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此时,范统和冯文斌才恍然大悟一般,满是赞叹。
他们现在才知道,包拯年纪轻轻便一路扶摇直上,不是没有原因,而是实力所在。
两人心想,要是朝廷早点派包大人来楚州的话,楚州早就渡过难关了,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实在是相见恨晚啊!
慨叹了一阵后,冯文斌又问道:“包大人,下官还有一事请教。”
“冯通判但说无妨。”包拯微微一笑。
“楚州连年干旱,百姓食不果腹,然而楚州的粮商却是趁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还望大人赐一良策对付这些个奸商。”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一念之间,沧海桑田。打眼带你进入古玩的世界!!!...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