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阿璀知他今日大约是要跟着自己到底了,不过想想望园离宫城不远,带着他一道也是顺路,于是崔寄与阿璀还是一起坐上了车。
崔寄学识渊博,阿璀从来都是知道的,与他在一起时即便随口所聊,几乎无论什么话题,也都能逐渐越聊越深。
往日里与祖父在一起的时候,与祖父的清谈论辩,她想的是得到祖父更多的指导;而与阿兄在一起时,阿兄更愿意听自己说,阿兄好像赞同自己的几乎所有观点,也在努力的接受自己与他不那么相同的观点。
而与崔寄在一起就着某个话题谈辩时,她感受到的是二人之间分庭抗礼的那种感觉。
她很喜欢这种感觉,是你来我往的势均力敌,也是可拥有共同话题的契合。
然而当说起兵法军阵、政治博弈、民税经济等等,这些阿璀并不熟悉的话题时,他也总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给阿璀,而阿璀也几乎每次都能迅速地理解。
或者说到金石文录、天文时序、地势水文、良种作物等等这些崔寄并不那么了解的东西时,他也总会虚心求教于阿璀,每每得到阿璀的讲解,也十分欢喜致谢。
于是他们谈诸子百家,谈千古史家,谈儒法经律,谈所有能触及的话题。
在阿璀看来,崔寄是她到如今为止认识的最合适畅谈上下古今的同道之友。
他言辞通达,涉猎广泛,各家典籍更是信手拈来。
于是此时在马车上,二人的话题越扯越远,最后竟然论及前朝的“法道之争”。
而谈及法道二家学说,他二人观念几乎一致。
道家之说,在某些思想上面,或许立意更高,但在治国之用上,还是法家更站得稳脚跟。
阿璀说:“立于“法道之争”的背景下来看,法家之依法而治,一断于法,其治国可以法术势相合。”
崔寄十分赞同:“这二者之间,道家温平,法家独制,然而事断于法,则成公义。”
阿璀点头:“若论两家之优劣,话不可尽然,但简而言之,法家可制国于乱世,而道家则可治天下于盛世。”
崔寄也笑道:“而今之世,道家之无为可存,但竟占不得儒家的地位了,实在可惜……若不必考虑其他,我倒觉得治民治国最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手段,当是以道家与诸家同为法家辅。”
……
她二人你来我往,一时竟然难以收住,谈及尽兴之处,便抚掌大笑,倒是皆有林下之士的洒脱放纵。
“诚哉。”阿璀抚掌,“法之所言‘兴功惧暴’,是为富国强兵;‘定分止争’,明确物之所有;‘不法古,不循今’,则主张锐意改革,反对因循守旧,时移而治不易者乱……此皆为其不同诸家学说之处,尤以后者更甚于诸家。”
阿璀说着,往崔寄跟前凑了凑,压低了声又道:“其实若我猜得没错,阿兄与崔兄长心里其实对于儒法两家的取舍并不只是表象……所以阿兄才多次提到要尽快修律。”
崔寄听得她的话,笑起来,阿璀实在敏锐。
又想起那日自怀阙先生口中知道的,阿璀曾说过的那句“以儒礼治民,以法理治国”的话。
怀阙先生虽一生学儒,是儒家的泰斗,但阿璀的这个观点在怀阙先生的谏大渊七策中,也几乎不曾掩饰地提及了。
所以其实阿璀那时的主张,几乎已经是如今确定的治国之策了。
而说话间马车突然一停,阿璀往前一冲,崔寄下意识要去扶她。
而阿璀原本坐得稳当,又及时扶住了车,并不会磕碰到。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一念成沧海,一念化桑田。一念斩千魔,一念诛万仙。唯我念永恒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