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胸中并无大志?”
听到贾诩的回话,王潜不禁眉头一动,一双眼睛紧紧盯着贾诩,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察觉到王潜的微表情,贾诩不禁心中一突,只有种被一眼看透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贾诩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不安。
王潜深深的看了贾诩一眼,问道:“文和是独自一人从武威过来的?”
“是!”贾诩点头回道。
“哦,用了多少时日?”王潜又问。
贾诩:“应是一百二十日左右!”
王潜:“那陛下颁布的纳贤诏书,是何日传至武威的?”
贾诩:“二月二十七日!”
王潜微微一笑,“也就是说,文和自看到诏书之日起,便动身朝洛阳来了?”
“正是!”
贾诩点头回道,心中疑惑更甚,不明白王潜为何突然问起了这些问题。
就在他疑惑之际,却听王潜的声音缓缓响起:“自看到诏书之初,便动身上雒,独行两千四百余里,用时一百二十余日,可见文和心志之坚。
倘若文和果真才学一般、胸无大志的话,又何以能千里跋涉至此?”
听闻此言,贾诩顿时心中一突,思量片刻,而后恭声说道:“诩自幼生于边郡,一生都在奔波劳碌之中,跋涉千里,不过平常之事而已,与志向倒是无甚关系!
再者,陛下降诏于天下,赴京考核的贤良名士如过江之鲫,诩之才学,安敢与天下相争?故言一般而已!”
“是吗?”
王潜淡淡的看了贾诩一眼,随即问道:“文和自武威而来,途径并州、三辅等地,想必也见识了诸多民生之苦、国家之弊,不知文和可有何治国良策?”
贾诩神色微动,而后坦然拱手,“不敢妄谈良策,只是略有浅见而已!”
王潜:“吾倒是想听一听,还请文和不吝赐教!”
贾诩左右望了望,不慌不忙道:“天下万物,凡有所事,必有所学,诸学之首,莫过于治国之道。
自黄帝以降,历经三皇五帝而夏商周,治国之道虽有变化,然终以王道治国为主流。
自周室东迁,礼崩乐坏,天下纷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诸侯僭越,瓦釜雷鸣,王室衰落,列国崛起,众家学说纷争迭起,成百家争鸣之势。
列国之中,独秦以法治国,经六世积累,终一统天下,然存续不过十数载。
由此可见,以法治国之适用诸侯,而无法统御全国。
自高祖皇帝以降,本朝奉行黄老之道,以无为而治天下,遂成文景之功。
光武皇帝中兴之后,亦大行王道治国,方传至今!
可见,终无超越王道治国之境界者。”
听到贾诩的这番说辞,一旁的程昱与荀攸二人不禁对望一眼,齐齐皱了皱眉头。
但凡有点儿见识的,都应该知道,大汉奉行的治国之道,一直都是王霸道杂之,而贾诩的这番“王道治国”,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再看一旁的董卓,双眼迷糊的站在那里,整个人昏昏欲睡。
董卓虽然不懂治国,但在他看来,贾诩的这番措辞,听起来辞藻华丽、且有根有据,但却显的假大空,跟过去那帮清流的老生常谈,简直如出一辙。
众人神情不一,唯有王潜平静如常,嘴角依旧噙笑。
一旁的曹操看到王潜如此表情,不由神情微动,他知道,这是自家老师对最感兴趣的人和事才有的亲近和重视。
当历史变成传说 当传说变成神话 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 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远古时期,神魔大战,天地崩碎!人族少年身怀龙骨,炼真龙之体,闯神荒,探帝墓,天地因他而变!在这里!有女帝君临天下!有古兽只手遮天!有大魔祸乱天地!也有人族...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