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86章 重点鲶鱼村(第1页)

根据第21游击旅的情报,新的德军既然在七月十六日中午开拔,要触及到鲶鱼村的边缘,也要等到七月十八日中午。

这是杨明志用尺规在地图上测量的结果,当然,去年284师残部逃命时,也是经过了莫济里才到现在的地域。那时候部队行动了整整两天,所以,估测德军会在48小时后抵达,这是所有人员都认可的。

苏军有理由确信德军是知晓游击共和国的核心诺夫戈梅利所在地的,德军因此就必须沿着普里佩特河走。如果是为了行军更加快捷,德军则必须沿着铁路线南下。因为苏军一直在骚扰那条铁路线,德军利用铁路运兵节约时间,这也是难以操作的。

“我们必须利用沼泽地的掩护,利用长起来的芦苇,和纵横交错的水道,以及大量的水池。我们位于普里佩特河右岸定居点的所有居民,立刻撤到左岸。部队拆毁河上的浮桥,炸毁通往鲶鱼村的土路。我们必须令德军寸步难行。”

杨明志的这般命令,在十六日当天就开始执行了。

如今的鲶鱼村的精锐驻军都在北部前线作战,留守人员全然是由老人和妇女组成的民兵。得益于缴获的大量敌人轻武器,以及己方部队的严重上网。原本武器缺乏的困境竟完全缓解,所有被武装起来的苏联公民,手头至少有一支枪,以及二三十颗子弹。

村长博博斯基对正气势汹汹杀来的德军有着严重的鄙视,他并非是对自己村民战斗力的信任,他完全不相信突击武装的老人妇女会是百战强军,完全是对沼泽地的信任——那是一个天堑!

在他的亲自带领下,河右岸的定居点在两个小时内就被搬空。数以千计的村民搬走了所有能立刻带走的生活用品,甚至是木勺木碗这类廉价生活品,一件也没有给德军留下。以至于定居点的诸多建筑,基本成为了没有生气的木棚子。

人们拖家带口,带着生活用品,通过了普里佩特河上的浮桥,待人民全部通过后,浮桥即被拆解。

督促“拆迁”的指挥部特派员对博博斯基下令:“人已经撤走了,您必须立刻将浮桥炸毁。”

“不!炸毁就太可惜了。”博博斯基用了更稳妥的办法,他令人拆除固定船只用的铁链,用羊角锤拔去钉子。这样,构成浮桥的一艘艘狭长的小型驳船,又恢复了它们渔船的真面目。

对此特派员无话可说,他们的手段使得战争胜利后,浮桥又能瞬间建好。

“人民开始回撤到鲶鱼村,接下来我会认真执行司令的命令,把道路也炸得坑坑洼洼的。”博博斯基确实如自己所说,于当日傍晚开始炸路。

德军正规步兵团作战,辎重马车绝对少不了,他们甚至还有一些装甲车和突击炮,保不齐还有一些旧坦克。谁知道他们还有什么高科技武器呢?但博博斯基确信,他们无论带什么高级兵器,重量可是的少不了的。例如三号坦克,那种近乎二十吨的重量,不陷入沼泽地的烂泥在算是怪事。

炸路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博博斯基估摸着,这样做了,德军勉强渡河的步兵,也会保守泥浆的阻挠。当然,苏军也一样会面对相同的阻挠。

“也许部队可以更加主动些,派遣骚扰部队到河右岸埋伏起来,向行军的敌人发动麻雀战?”

博博斯基有着这样的考虑,他已经有了打算,等天黑后,自己得亲自给指挥部发去一份电报。

在巴巴罗萨行动初期的德军步兵,当时的德军从步兵师中抽调了几乎所有的车辆交付装甲师使用,至于大炮等重型装备则由骡马来拖拽,那些携带了轻装备的步兵以平均一天四十公里的速度,向前持续推进两周的时间。这是针对德军一线步兵师行军速度的统计。

700师和734师派出的部队能否算是一线?能否以一天四十公里的速度推进?

首先在苏军指挥部内,杨明志本着战术上重视德军的原则,默认他们能一天行军四十公里。

然而,当太阳落山,第21游击旅又秘密的发来的电报。所谓他们携带了大量的弹药物资,在持续行军六小时后扎营。部队竟行进了近三十公里。

热门小说推荐
大刁民

大刁民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万界天尊

万界天尊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牧神记

牧神记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