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39章 离开的人们上(第3页)

“干脆这样,我这就给食盐精制厂下命令,令其权利生产。新的产出全部给您。”

科夫帕克猛地抬头:“这……这不合适吧。”

“没什么不合适,如果您觉得不该吃独食。那么我就按照人员比例,分给三个游击部队。”

“如果是这样,我倒是没有内疚感。我对食盐工业不了解,我现在很想知道,那些岩盐矿石,是否能直接作为食盐呢?如果可以,我干脆带走矿石算了。”

“这……如果您执意带走矿石,我没什么意见。的确,那些矿石本身就能当做盐来用。”

“真的?!”

“您不要太高兴,那些矿石里有口感苦涩的杂质,除了口感糟糕对人基本是无害的。”

“这就好!这就好!干脆这样,您直接提供矿石算了,矿石供应应该没有问题。苦涩的感觉真的无所谓,只要矿石含盐就行。”

杨明志心想着,他的要求还真是低,也罢,岩盐矿石本就高度含盐,这东西真是要多少有多少。

不过自己已经说明,今夜的食盐产出供应撤离的友军,身为中将司令,说出的话就该负责。

他给科夫帕克敬个礼:“您放心,您的部队会带着大量食盐高高兴兴地回去。”

科夫帕克兵团来的时候全军几乎只装备了栓动步枪,回归之路,每一个战士背着厚重的行囊。一个士兵,如果负重超过二十公斤行军,他的体能会快速消耗。兵团获得了一些手推车,以及一百匹马,大部分物资还是依靠士兵的背包与肩膀。

兵团士兵的平均负重超过十二公斤,受科夫帕克的强烈要求,每个战士又额外背了五公斤的岩盐矿石。一切都是为了的作战与生活,未来的回归之路,所有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崴脚风险。

他们现在的付出都是值得,一般士兵无所谓岩盐矿石的苦涩,过去的一年大家极度缺盐,大家的要求真的很低。兵团全体官兵将额外携带二十五吨的岩盐矿石回家,大家相信,以盐为货币,更能轻易的从平民手里换取粮食,而非强制征用!

在分配盐的问题上,游击共和国的确亦是同时。三支游击队各分得一百匹马,精制食盐也是按人头分配。由于许可科夫帕克自由携带矿石离开,针对其他两支部队,许可令也是一样的。他们能带走多少矿石,就看其能耐。

……

八月二十八日,经过几天的不间断修善,契科夫声称他已经看不清楚突击炮的车辙印了,这说明土地被夯得足够坚硬,做到了这一步,机场算是建设完毕了一大半。

杨明志尚未亲自去视察一番,他必须通过亲眼所见,才该给莫斯科发去电报确定机场完工。

机场工地是要视察的,在这之前,自己必须先为劳苦功高的友军官兵送行。

大清早,第63集团军一众军官聚集在指挥部的门口,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等官员们也聚集在这里,三位游击队指挥官亦如是。

将要离开的部队会排着整齐的队列,从指挥部门口走过,之后再通过铁匠村内最宽阔的土路,继续前进直到抵达米西渡口。

通过改造一条摆渡线路,苏军在第聂伯河上将大量的松木制造的木筏拼接起来,制造了一座较窄的浮桥。

三支游击队合计一万五千人,必将在中午之前抵达渡口,有了这座突击制造的浮桥和其他的摆渡线路,一天内渡过一万余人并非不可能。

大地开始震动,军号突然吹响!

有一些难民是带着他们的乐器撤离的,他们算是音乐家,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这些难民摇身一变成了63集团军的军乐队。只是乐队总共就五人,一人会拉小提琴,两人会吹奏黑管,还有两人会拉俄罗斯传统手风琴。

有什么歌曲最合适当前的气氛呢?

他们吹奏起著名曲目《告别斯拉夫女人》,接着是哥萨克喜欢的《草原啊草原》,《国际歌》,等等,这些歌曲重复吹奏。

住在铁匠村的人们受村苏维埃指挥,数以千计的人聚集在道路两边,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们举着小旗,为战士们喝彩。

热门小说推荐
大刁民

大刁民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万界天尊

万界天尊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牧神记

牧神记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