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后曹艹代汉自立,对于公孙氏的割据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乃至汉廷平魏灭吴之后,公孙氏又果断的上表表示效忠汉朝。
方绍当然不能允许这样一个割据政权的存在,早在平吴之后,他就想派兵征伐,但因当时朝中内斗正激烈,天下方平,正待休养生息,故而暂时搁置了征辽的计划。
而今公孙渊统治辽东,此人生姓残暴而自傲,以为辽东地势偏远,自己又有骑兵之利,野心勃勃之下,便公开搞起了读力。
方绍等得就是这么一个合适的机会,公孙渊的自立为王,正为方绍的出兵提供了借口。
于是,经过一番朝议,朝中诸臣们尽皆赞同出兵,只是在派谁出兵的事上产生了些许争议。
由于关羽和张飞相继病故,如今大汉朝的中武将,自以魏延的资历和名望最盛,是名副其实的当世第一名将。
不少大臣们都建议由魏延统兵,北出塞外攻灭公孙渊。
不过,一向好战的魏延,这一次却意外的以身体不适为由,蜿蜒表示了推辞。
魏延很聪明,眼下吴魏皆平,再没有什么功绩可让他动心的,如今正是呆在长安城里享受荣华富贵之时,何必再长途行走数千里,跑到那极北苦寒之地,只为攻灭区区一个辽东公孙渊。
胜利,无非是在自己辉煌的战绩上再添不起眼的一朵花,若然失利,岂非有损于自己的声名。
再者,魏延对于方绍独掌军政大权的心思也很清楚,所以他这个骠骑将军虽然位高权重,但实际上自宫宴之变以来,魏延就主动的放弃大部分的军权,凡重大之议,都尽量不发表意见,就算是发表,也基本是一力附合方绍。
魏延所做的一切,就是向他的上司、朋友和伯乐表明,自己是全心全意的追随于他,不会对他构成任何的威胁。
若此番若答应再征辽东,那就势必会重掌军权,聪明的魏延当然不会这么做了。
魏延的拒绝,令方绍很是满意,于他而言,确实也不想让魏延再带兵。而且,对方绍而言,公孙渊的反叛是自灭吴平魏之后,一个难得的表现机会,方绍岂能错过。
当然,以方绍如今的地位,他自己是不可能再代兵出征的,而在他的授意下,几天之后,皇帝下旨,令丞相方绍之子方炎为征东大将军,率军四万,并都督幽并二州之军北征公孙渊。
方绍的用意很明了,那就是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方绍的部下,满朝的文武,大多是依靠真本事才坐到现在的位子上来的杰出之辈,这些人忠于方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方绍确实有过人的本事。
所以,做为方绍的长子方炎,将来若想接自己的班,就必须要有能耐和声望。
可惜的是,方炎成长之时,正是他老子平魏灭吴,风云际会之时,待他长大诚仁之际,天下已归于一统,做为权二代的他,想再以军权来提升自己的威望实是机会无多。
而这一次的公孙渊之叛,却正好为方炎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练的机会,方绍果断的用自己的权力,为儿子争取到了这个宝贵的机会。
不过,方绍之所以敢让方炎担当如何大任,也并非纯粹的只出于让其立威的想法,而是方绍从儿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机谋、果决,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才,这样的人,足以担当起身上的重担。
而且,方绍还为方炎的出征做了必要的保证,他令邓芝为其军师,又令张苞为其先锋,同时,又令镇守两河的王濬移驻于冀北,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随时为辽东前线提供支援,在这样老少搭配的组合下,方绍相信荡平辽东不成问题。
就这样,是年三月,年方二十四岁的方炎,带着父亲的期望,率领着四万的汉廷精锐步骑,浩浩荡荡的开出长安城,向着遥远的辽东开赴而去。
(未完待续)
天降神物!异血附体!群仙惊惧!万魔退避!一名从东洲大陆走出的少年。一具生死相依的红粉骷髅。一个立志成为至强者的故事。一段叱咤星河,大闹三界的传说。忘语新书,已完本凡人修仙传魔天记。...
一念之间,沧海桑田。打眼带你进入古玩的世界!!!...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
地球元气复苏了,但这真不是地球灵气复苏的故事,而是一个流浪宇宙的故事。...
天生废材,遭遇龙神附体。继承了神龙的意念和能力,生鳞幻爪御水龙息行云降雨,肉身无敌。在这个人人都想屠龙的时代,李牧羊一直生活的很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