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63 章(第1页)

第63章

按照郑知县的想法,正常脚程的话,四月底就能把人送去京城。可路上时候,毕夫人大病一场,只能在驿站歇了半个月,而且那毕公子似乎也有些受不住,身上烂的更加厉害,加上天气开始热起来,苦了送人的官兵,一路都是臭味。

官兵也担心没去京城,两人就死在路上,所以宁愿走慢些。

都是走走停停的,两个月后才把人送到京城里面。

到了五月底才把人送去京城,就这样两人都还瘦了一大圈,而且那毕允远似乎变得有点疯疯癫癫的。

郑知县也早派人快马加鞭给京城大理寺递了信儿。

这是大案,大理寺卿收到案卷后很是震惊。

案卷中详细记载了事件的整个过程,比如奉永镇丢失的女童,次日沈家小娘子来县衙敲鼓鸣冤,状告建宁侯公子虐杀孩童和动物,掠走奉永镇女童等等。

还有写沈小娘子是永环村仙婆的徒弟,拥有有些玄门道门的本事。

写建宁侯夫人和公子来奉永镇养病,知晓沈小娘子本事后,寻到沈小娘子,想让其帮忙治病。

却被看出建宁侯公子虐杀动物和孩童,被沈小娘子状告。

果真在侯府的老宅搜出丢失的女童。

衙堂上,建宁侯公子也承认了罪行,还承认自己曾经虐杀无数动物和孩童。

动物与孩童的尸骸都被丢弃在建宁侯府荒废的北院里。

整个事件是交代的一清二楚的。

其实写案卷之前,郑知县还过问过沈小娘子,问能不能把她写在案卷上。

因为案卷需要非常详细的记录整个案件的始末。

当时沈小娘子还问他,“这案卷可会给皇帝翻阅?”

郑知县道:“这案子如此大,不出意外,大理寺卿应该会上折子给皇上的。”

沈糯就道:“那郑知县写吧。”

她也清楚,这案子肯定会在京城传开,可能会有许多人知晓她,也会传到穆秀娇和崔洛书耳中,吓唬吓唬他们也是好的。

另外,也可让安安知晓她现在很有本事,不用担忧她的安危。

所以郑知晓把事件始末非常详细的记录在案卷中。

而这案子事关建宁侯夫人,建宁侯夫人又是太皇太后的远房的一个表侄女。

这也是为何建宁侯夫人当初敢在衙门如此叫嚣的原因,毕竟是跟太皇太后也算是沾亲带故的。

大理寺收到这案卷时不过四月中旬。

物证都还在建宁侯府,肯定要立刻去搜查的。

但案子大,还事关太皇太后,大理寺卿不敢轻易审案,就进宫求见皇上。

小皇帝封卿安已经快五岁了,他比之前沉稳了些,虽还想念沈家人,想念舅舅,但再也不会做出跑去边关寻人的举动,就是总希望还能见见沈家人,见见阿糯姐姐。

这日早朝过后,回到御书房,封卿安继续批阅奏折,穆阁老也在御书房。

皇帝年幼,朝政有些肯定是不懂的,穆阁老都有辅佐小皇帝朝政,但也只是小皇帝看不懂的奏折问他,他才能帮着讲解一番,也不算真正的可以插手朝政。

等用过午膳,大理寺卿龚鸿振求见。

大理寺卿龚大人是个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好官,今年已有五十多岁,他处理的案子无数,真正的冷面寒铁,哪怕是皇亲国戚犯了法,他也照审照抓不误。

封卿安知晓,龚大人这时求见,肯定是有大案发生,他立刻让人进来。

龚大人进到御书房,正想跪拜行礼,小皇帝直接说,“免了,龚大人有何事直接讲就成。”

龚鸿振这才道:“皇上,边城附近的奉永镇发生一件大案,此事还与建宁侯府的夫人和公子有关。”

小皇帝一听见奉永镇,心里就顿了下,他的腿就是在那里被人打断的。

待龚大人把案卷上的案件详细描述一遍,封卿安也有些愣住。

沈小娘子沈糯?那不就是阿糯姐姐?

热门小说推荐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一念永恒

一念永恒

一念成沧海,一念化桑田。一念斩千魔,一念诛万仙。唯我念永恒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

龙符

龙符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

乘龙佳婿

乘龙佳婿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择天记

择天记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