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不言之教无声胜有声1(第1页)

东方大智者老子主张:“施不言之教。”白居易诗云:“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适当的时候,父母的沉默不语比喋喋不休更有威力,巧妙暗示比耳提面命更有效果。而父母的举止做派,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和无声教育。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如何对孩子施“不言之教”,实在需要父母的大智慧。

1。大爱无言,适时沉默

有句谚语说得好:“沉默是金。”因为沉默,少了一些聒噪和唠叨,孩子反而可能会有更多理性思考的空间。很多事例证明,沉默在家庭教育中有其独特的功效,如果家长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就能给孩子传递丰富、难以言表的信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著名作家莫言在谈到他教育女儿的经验时说:

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虽然很疼爱女儿,但女儿小的时候,我和女儿的关系就像是两株彼此相邻、默默生长的植物,我只是顺应女儿的天性,让她快乐地成长。

1995年,13岁半的笑笑和母亲离开山东,随我来到北京生活。女儿笑笑此时已长成一个渐渐褪去天真的大孩子,在北大附中初二年级插班上学。虽然对女儿青春期的成长,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我也是密切关注的,但有所不同的是,我对女儿的疼爱和关心更多的是不事张扬、默默无言,甚至有的时候,这份父爱是深埋在平静的外表之下的,轻易不会表露出来给外人看到。

笑笑读高一那年,一天中午,突然下起了大雨。早上上学时天还很晴朗,笑笑没有带伞,中午到食堂吃饭时才暗暗叫苦,这雨总也不停,下午可怎么回家?然而回到教室却意外发现课桌上放着一把崭新的伞。同学们羡慕地告诉她:“笑笑,你真幸福,刚才是你老爸来给你送的伞!”一股暖流涌上笑笑的心头。打着伞回到家看着父亲俯身爬格子的背影,笑笑只感到父亲的爱沉甸甸。

如今,女儿有出息了。有人问我,为何能教育出这么一个既优秀又感恩的女儿,我能说的是:大爱无言,沉默也是一种教育。

选择沉默,并不意味着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而是时时刻刻对孩子做出暗示。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用沉默无声的行为来暗示孩子,感召孩子,以静制动,从而收到“不令而从”的效果。

父母若发现孩子犯较严重的错误而又弄不清楚真实情况的时候,为使孩子不隐瞒过错,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可以先沉默不语,让孩子在父母的沉默中感到震惊和压力,自觉把问题讲清楚。这样父母可以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当年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任教时,班内的一位女孩在考试题中少写了一个标点,结果被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地添上了标点,来找陶老师要分。当时陶先生虽然从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是并没有挑明,而是满足了女孩的要求。不过,他在那个标点上重重地画了一个红圈。女孩顿时领会了老师的意图,惭愧不已。多年以后,那女孩已经成人成才了,她找到陶行知先生说:“从那件事以后,我才下决心用功学习,才下决心做个诚实的人。”看来陶先生的一次“沉默”不仅没有妨碍孩子改错,反而促进了孩子更好地做人。试想,如果陶先生当面指出真相,结果会怎样?不是女孩被迫认错,就是她一时碍于情面,死活不认。但是无论哪种结局,孩子的自尊心都将受到伤害,更谈不上对那位女孩有什么教育作用了。

在批评和劝诫孩子时,家长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当众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这种批评方式和态度,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的抵触和反感。有时候用沉默来代替对孩子的直接批评和斥责,反而可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如果发现孩子语言轻狂放肆或行为不够检点,父母可以采取沉默的态度,使自己显得和谐而稳重、慈祥而威严。这样,孩子就会感到父母身上有一种令人敬畏而又神秘的力量,于是会自觉地收敛起不良行为。

在辅导孩子学习或进行交谈时,父母适当地使用短暂的沉默,可以使自己有理清思路、选择措辞和观察孩子反应的机会。特别是当孩子与伙伴发生纠纷,父母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适当使用沉默,进行“冷处理”以缓和气氛,使孩子冷静和理智一些,从而接受父母的教诲。

2。不明说,巧暗示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习惯于“明说”教育,也就是耳提面命,直接给孩子以明确的指点,让他懂得该怎样,不该怎样,从而规范孩子的行为。

明白说教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但是,因为这种教育影响是直接的、外在的,只采用这一手段,会使孩子觉得父母总是管制自己,唠叨起来没完,逐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大大影响了教育效果。

其实,父母除了明说外,还可以巧妙地运用暗示教育法,开启、感染孩子。“暗示教育法”就是用动作、表情等间接、含蓄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事的教育方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所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应用那些让人不愉快的“要求、命令、必须”等词汇,而应通过“启发、暗示、商量”等形式来进行。暗示,是无声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灵活运用下面几种暗示:

眼神暗示。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比语言能更细腻清晰地表达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孩子觉察以后会依据家长的意图去行事。例如,家里来了客人,家长看看孩子,再看看茶杯,孩子会领会家长的用意,“主动”给客人倒茶。

表情暗示。表情比眼神表现得更明确,人的表情能传达多种信息,比如肯定、可以、不能、不该等,使暗示对象做出反应。孩子做了好事,你对他赞许地点点头;孩子经过努力,解开了一道题,你对他会心地笑笑,都是最好的激励。例如,家里来了客人,孩子高兴得忘乎所以,发起了“人来疯”。他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尖叫,对爸爸的眼神也视而不见。于是爸爸猛地皱起了眉头,这下,孩子总算看到了,声音也降低了不少。爸爸的表情暗示发挥了效力。

动作暗示。动作暗示就是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从而教育孩子。比如,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发现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面对孩子做几个挺胸的动作,让孩子接受这种暗示,他就会调整坐姿。再如,晚上9点多了,孩子还坐在电视机前。妈妈可以一言不发,站起来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铺开。以无声的语言提醒孩子,孩子会马上去睡觉。

情境暗示。有位班主任的班上涌现了一批“追星族”,学生们本子上摘抄的是明星的生肖属相,课间谈论的是明星的性格爱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聪明的班主任买来祖冲之、毛泽东、周恩来、爱因斯坦等古今中外名人画像挂在教室里,书写名人名言贴在墙壁上,黑板报上也增添了名人惜时勤学的内容,还围绕名人开展讲故事、诗朗诵等活动。“追星热”终于降了温,取而代之的是同学们以名人为榜样,比学习比进步。这一情景暗示的方法很值得家长借鉴。不同的情境能使人产生不同的心境,情境对孩子具有微妙的暗示作用。父母要善于营造优美的家庭环境,使孩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在优美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得以塑造。

人物暗示。即家长利用自身的示范作用或权威人士的榜样作用来间接地影响教育孩子。例如,教导孩子不以强凌弱,与同伴友好相处,父母首先要保证不打骂孩子。

活动暗示。就是让孩子参与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孩子精力旺盛,好动,喜欢做事,父母可利用孩子的这种特性,多分配他们一些“任务”,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例如,爷爷行动不便,可以让孩子帮着端端饭;妈妈病了,帮着倒水拿药;邻居买了东西,帮着拿回家等。

热门小说推荐
择天记

择天记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唐枭

唐枭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五行天

五行天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开天录

开天录

生存,很容易。  生活,很艰难。  我族,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  我族,誓不为奴!...

特种奶爸俏老婆

特种奶爸俏老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