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看完土豆和番薯,正自兴奋的朱大明很快就又看见王承恩递过来一样东西,还没拿到手就认出来了,正是玉米。
后世玉米极为普及,司空见惯,但是在这个时空之中见到玉米、土豆这类后世常见之物,朱大明比看见黄金都更兴奋。
玉米,也是源自南美洲的作物,同样是西方殖民者带来东南亚的物种,然后又通过东南亚等地传入中国。
据史书记载,早在1531年的时候,玉米就已经传入了广西。
李时珍在1578年完成的《本草纲目》中就已经有了玉米的记载,但是直到乾隆时期,玉米在中国的种植都还比较稀少,一直作为御用之物,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耕作。
看着难掩激动的大明皇帝,徐光启心中也是松了一大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辛辛苦苦试种成功的新型农作物,不被皇帝重视,那样的话不仅他这几年的心血白费,就是大明北部边地的饥荒也没有好的办法挽回了。
徐光启最后拿出来的番薯,就是后世的地瓜,南方也叫红薯。这个东西也是产量超大的作物。
后世普通的山地旱地,玉米的亩产大概在一千到一千五百斤,有的后期管理到位的话,可以达到两千斤。
地瓜的亩产则更高,大概在三千到五千斤之间,而土豆的亩产尤其高,普通的农田就可以达到四千斤和六千斤之间,要比小麦、水稻、高粱的亩产高多了。
这个年代没有后世常见的化肥,产量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即便没有化肥,照比这个时代的小米和小麦来说,产量也是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如今,只要这几样粗粮的种植面积上了规模,历史上的饥荒问题就能慢慢解决掉,短时期内至少也能大大缓解饥荒带来的那些严重社会问题。
看了徐光启带来的东西,朱大明非常高兴,这也是他来到大明以后最高兴的一次了。
看着皇帝如此高兴,殿中的太监宫女们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虽然这个皇帝很少冲他们发火,但是这个皇帝可不是个好说话的善茬子啊,内廷、东厂和锦衣卫的大清洗,给这些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这些日常在乾清宫伺候的太监宫女们,唯恐皇帝哪天再发火,给自己和其他数不清的人带来杀身之祸。
朱大明倒是没想这么多,他现在只想尽快将土豆、玉米、红薯推广种植,希望到明年夏秋季节,就能够又一次丰收,抓紧缓解一下北方的饥荒,同时也使得饥民的叛乱范围小一点,烈度能低一点。
想到这些,朱大明对徐光启说道:“徐爱卿献上这三样作物,在朕看来,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打算在天下推广种植,凡是山地、坡地、旱地、盐碱地,皆可种植这三样作物。今后吏部考评选拔官员,也要把这三样高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作为一项内容。”
徐光启听了这话,当然高兴,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受,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却说道:“陛下,此等作物,虽然高产,且极易种植存活,但眼下臣培育出来的良种尚不多。
“臣建议明年春,陛下可先在京畿附近划出一块田庄种植,到了秋季,此物两种则数十倍于当前,到了后年即可在直隶、九边,乃至陕西、山西等地逐渐推广种植。”
朱大明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急,但是到了崇祯元年以后,整个天下就开始乱了,由不得朱大明不急啊。
徐光启看朱大明沉吟不语,接着说道:“陛下,此物在闽南、粤北等地,已经种植多年,朝廷或许可以去文福建、广东等地州府,由其进献良种,若能在北地种植成功,也算是多了一条推广的法子。”
既然没有别的办法,朱大明也只好接受这个现实,请徐光启尽快起草一个折子,把请求试种和推广种植玉米、土豆和甘薯的事情写清楚,然后转发天下
说到这里,朱大明又说道:“徐爱卿既然认为培育良种至关重要,朕想,不如就在京畿周边的通州,开设一个农事院,专门安顿这几年来跟随爱卿在天津试验的人才,同时招募更多的人手,在为朝廷培育良种的同时,担起推广土豆、玉米和地瓜种植的职责。
“至于开办农事院的银子,朕的内库每年拿出十万两,然后朕再责令户部每年拨付十万两,供卿等研究使用。”
至于执掌农事院的人选,目前只能是徐光启来亲自兼任了。
还有一个合适人选,那就是写出《农政全书》的宋应星,但是这个人,目前还在江南游学,要到了明年的时候才会来北京参加会试,到时候朱大明当然会留下他,但是现在,他还不想过多介入这些人的成长过程。
徐光启听了皇帝的想法,当即领旨谢恩,这也是他多年的梦想,如今皇帝给了施展平生抱负的广阔舞台,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力而为呢。
见完皇帝的第二天,徐光启与内阁阁臣以及礼部的官员们见了个面,然后就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的陪同下,到了顺天府衙,与新任顺天府尹杨鹤见了面。
再然后,就是在杨鹤等人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赶赴通州,按照皇帝的想法,找到杨应乾,要来一处原本拨给军屯司用来募民屯田的田庄,算是敲定了农事院的地址,连着忙了几,天总算是安顿下来,开始布置和办理皇帝交办的劝农任务。
当然了,作为礼部尚书的徐光启,不可能在农事院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考虑到古代劝农的职责,本来也归属在礼部,只要作为礼部尚书的徐光启重视,至于具体谁来管对朱大明来说并不重要。
好在徐光启也有一群追随者和助手要安排,其中也有不少优秀的农业专家,比如徐光启的儿子徐骥,孙子徐尔默等,在搞八股文上都不行,后来走的都是杂学的路子,作为徐光启的助手,在算学、物理以及农学上,也算是做出了一些成就,如今这些从天津带来的人,也都被安排在了通州的农事院,算是有了个不错的归宿。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龙魂激活,化身地狱邪龙,拥有吞噬天地异火的绝世天赋。炼丹火,天劫火,三昧真火,地狱火等,都是他口中的食物...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