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一章 繁杂礼仪入主句容(第2页)

顾正臣跟着这一群人来回跑,该死的,这些修祭坛的也是,就不能弄到附近来,非要间隔几里路?

怪不得朱瞻基时期改成了“城隍庙设坛总祀”,这来回跑来跑去,一个上午还没搞完,等到看完孔夫子,已经是下午了……

饥肠辘辘,众人疲惫,可谁都不敢说累。

可怜的是那些耆老,本就是老人,还受这一份罪,跟着跑一圈,神仙保佑不保佑不好说,阎王爷倒有可能会关照关照。

没办法,礼仪就是礼仪,怠慢不得。

从孔子庙出来,顾正臣上马车换了公服。

县丞刘伯钦牵来高头大马,扶着顾正臣上马,众人这才赶往县衙。

经过兴化坊的牌坊,向北是平政桥,过了桥,行不多远,便可以看到一堵照墙。照墙北面是高大的谯楼,两侧修筑有对称式亭子:

东面旌善亭,负责写好人好事;

西面申明亭,负责写坏人坏事。

两座亭子,皆有栅栏阻隔,可观不可入。

再向北,便是句容县衙的八字衙门。

之所以选择八字,据说是尧帝的眉毛形似倒着的八字,看起来很严厉,建造衙门之时还能凸显出庄严气氛,效果不错,一直用了下来。

旁边的墙上,还张贴着是一些公告,一些残破的纸张并没有清理干净。

到了知县大门,顾正臣依旧没有下马,而是骑着马进入了县衙之内,至前面的仪门时,才翻身下马。

“开仪门。”

郭旭喊着,皂吏上前,将仪门缓缓推开。

仪门平日里不开,只有在宣读诏旨、知县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可以打开仪门,以示隆重。

顾正臣作为新上任知县,自然有资格走这一道门,当然,平时还得走东面的小门,又叫“人门”或“喜门”,不能走西面的小门,那是“鬼门”或“绝门”,是给人犯、死囚用的……

经过仪门,又见香案。

礼生郭旭继续引导,行五拜三叩头礼,这一次不是拜神仙的码头,是拜谢皇帝的,感谢老朱给自己这个官当。

到了此时,顾正臣都快累出内伤了,可折磨人的事还没结束……

当个官,还真不容易。

顾正臣看着眼前飞檐翘角、高耸威严的三楹县衙大堂,目光落在了“亲民堂”牌匾之上,又看向打开的大门。

县丞刘伯钦引领:“县尊,还请入内。”

顾正臣微微点头,踏步进入亲民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佐二官、首领官、属官、吏典、皂吏分成两班,跟在两侧,生员、耆老留在堂外。

顾正臣走至大堂桌案后,整理公服,肃然而坐,此时,衙门内官属已全部站立两厢,整齐有序,庄严肃穆。

看着一个个陌生的面孔,顾正臣挺直胸膛,从现在起,自己就是句容的知县,是句容的一把手,这一片土地之上的百姓与一切,将由自己治理!

官虽微,职却重!

县丞刘伯钦走出来,高声喊道:“行参见礼!”

皂吏齐刷刷走出,行两拜礼,口呼:“参见县尊。”

顾正臣微微点头,一动不动,简单回应:“诸位辛劳,起身。”

吏典走出,行两拜礼,口呼:“参见县尊。”

顾正臣微微点头,回应:“诸位辛劳,起身。”

随后是六房属官走出,行两拜礼……

顾正臣拱手答礼。

首领官走出,行两拜礼……

顾正臣起身拱手答礼。

热门小说推荐
牧神记

牧神记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巫神纪

巫神纪

当历史变成传说  当传说变成神话  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  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

仙宫

仙宫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天影

天影

阴阳分天地,五行定乾坤。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亿万生灵欣欣向荣。纵横千万里间,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有光便有暗,天穹之下光辉之中,仍有沉默的影子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