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两大公主去和亲
吐蕃,就是今天的西藏。
中华虽有56个民族,但不可否认他们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比较落后。1949年时,有的还处在原始氏族阶段。56个民族里面文明程度最高的是汉族,剩下和汉族文明有一拼的,其实就应该是藏族。汉文的书籍有多少,数不清吧?跟天上星星一样多,浩如烟海。藏文书也差不多,当然这是说古籍,藏文古籍非常古老,一直传到今天。藏族的神话传说当中,人是神猴和罗刹女结合生下来的,这个传说是最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
而这个文明程度很高的藏族,祖先就是吐蕃。吐蕃的王叫赞普,松赞干布就是吐蕃赞普。他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就是拉萨,拉萨作为西藏的政治中心,到现在都没变过。他仿效唐朝官制,还创制吐蕃文字,吐蕃文字是在梵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代表了唐朝,吐蕃和亲。金城公主①也嫁给了吐蕃赞普,但不是跟文成公主一块儿过去的。金城公主是唐中宗的时候过去的,嫁的是吐蕃的尺带珠丹赞普。
公元9世纪初,唐穆宗在位时,吐蕃与唐会盟,史称长庆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暴掠不作,证明这事儿以前没少做。唐朝、吐蕃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吐蕃四次攻入长安,安西四镇全部沦陷,都被吐蕃给占了。吐蕃帝国极盛的时候,疆域非常辽阔。当时的大食帝国,也就是阿拉伯帝国,在向东扩张的时候遭到了制止,正是由于吐蕃帝国的存在。骁勇善战的吐蕃人挡住了阿拉伯人,避免了中国的伊斯兰化。
身在异乡老想家
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
陆路从长安出发,可达朝鲜。当然陆路要是往东也只能到朝鲜,再往东就掉海里了。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韩国、日本。登州就是山东蓬莱,韩国人跟咱们套瓷儿的时候,就说中韩两国隔着浅浅的一道海,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能够听到山东半岛的鸡叫声,也不知道什么鸡,叫那么大声。然后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的时候只能到印度最南端,到唐朝就可以抵达波斯湾了。
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唐朝前期强大的时候,平均每个皇帝在位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官拜宰相;高丽人官拜大将军,当然高丽人我们认为是自己的民族,不过韩国人认为高丽人是韩国人,那就算韩国人吧!高丽人高仙芝是安西节度使,相当于兰州军区司令。
最有名的是一个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他19岁来华,唐玄宗非常喜欢他,给他起汉名叫晁衡,在中国官居秘书监监正。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馆长,从三品。这个位置太重要了,你想国家档案归他管,这都是国家绝密和机密。晁衡在中国30多年,娶妻生子,他儿子可能二三十岁才知道父亲是日本人。原来我爹是日本人,日本在哪儿?你给我讲讲日本吧!晁衡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就向唐玄宗辞行,想回日本。唐玄宗不放,晁卿归国朕不舍得,不让他走。那年中秋节,皇上在兴庆宫大宴文武,群臣赋诗,轮到晁衡的时候,他作诗云:“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我人在长安,心在奈良,我家乡的那座山,顶上的月亮也升起来了,月亮圆的时候人也团圆。玄宗见他既然这么想家,那就回去吧。他这才跟着遣唐使的船回国。
晁衡跟李白、王维都是哥们儿,他走的时候,李白、王维都给送别,依依不舍。王维赋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晁衡一出海就遇到风暴,传回消息说晁大人遇难,李白都快哭死过去了,挥泪作《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后来传来消息没死,给刮到越南去了。那会儿的船是帆船,风一刮,又没指南针,就只好跟着感觉走,登陆之后一看是越南。晁衡说明身份,安南都护一看,原来你是秘书监晁大人,赶紧给送到长安去了,结果绕一圈又回来了。晁衡后来终老长安,客死在中国,终生没能回到日本国。因为你再出海,刮到印尼去就完了,越南当时好歹是中国领土,属于安南都护府管,你要是刮印尼去,当时那边不是中国地儿,麻烦了,再让土人吃了你。
晁衡是中日交流的典范,日本有很多这样到中国来做了官的留学生。
韩国曾经是这样
唐朝朝鲜半岛的主要国家叫新罗。隋朝时朝鲜半岛上还是三个国家:高句丽、新罗和百济。其中高句丽是最大的,今天中国东北都有它的领土,而新罗和百济就是在今天的韩国,半岛的南部。三国鼎立。
隋朝的时候,炀帝三征高句丽无功而返。唐太宗征高句丽也是无功而返,他赫赫武功,征高句丽的下场和隋炀帝相同。可能主要原因就是那个地方太冷,交通不便。唐高宗时,一开始打高句丽也多次失败,曾派唐朝的名将苏定方带领猛将契苾何力多次征讨。以苏定方之能耐,虽然把高句丽军打败了无数次,但最终都因为天寒路远,功亏一篑。于是唐高宗改变了外交策略,远交近攻,联络新罗去攻高句丽和百济。
唐高宗的“娘”兼老婆武则天掌权时,派薛仁贵和李最后一次往伐,当时李已经73岁高龄了,挂帅出征,终于把高句丽给灭了。灭掉高句丽之后,高句丽的王族勋臣就迁入中原,搁在山东,最终融入汉民族。后来朝鲜历史上又出现一个高丽王朝,那个高丽王朝是当地朝鲜人建立的王朝,跟高句丽完全不是一回事,只不过打着高丽的旗号而已。
唐朝还跟新罗联手灭了百济,唐罗联军一共是19万,其中唐军15万,新罗军4万,所以主要是唐军灭的百济。今天韩国人供奉的民族英雄,一个是李舜臣①,那是抗日的,确实值得供奉;还有一个叫阶伯②,韩国有很多他的画像、铜像,相当于韩国的文天祥,他就是百济的大将。当唐罗联军19万进攻百济的时候,百济王都投降了,就阶伯率五千勇士抵抗,最后全军覆没,战死沙场。
新罗是在唐王朝的帮助下完成的统一,所以新罗跟唐朝的关系在边界确定后非常友好。新罗王朝的领土,不是今天全部的朝鲜半岛,当时唐朝和新罗的边界并不在鸭绿江,而是在大同江。今天的平壤以北,在当时还是中国的土地。中国皇上一过生日,新罗的女王都给皇上绣衣服,还写赞诗,很恭顺。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的最多,最有名的是崔致远①,在扬州当过地方官。关于留学生问题,好像今天也差不多,你看哪个学校一说招外国留学生,基本都是新罗的。在韩国高考,压力比咱们中国更重,所以那帮人哪儿也考不上,只好跑中国混,混好了混一个北大。咱们中国的大学也不值钱,像哈佛、牛津、剑桥、麻省理工,这样的学校会因为你是外国人、你有钱就能让你上吗?北大无所谓,等于是贱卖了,韩国人给钱就来吧!于是出现了现在的状况,新罗的留学生最多,哪儿都有。
新罗立国,参用了唐朝制度,设立国学,教授儒学。要是在古代朝鲜,1910年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以前,如果不认识汉字,想做官是没戏的,扒拉土疙瘩去吧!直到朝鲜王朝第四代世宗大王的时候,颁布“训民正音”,才有了朝鲜文字,所以韩国人特别崇拜世宗大王。但是他颁布“训民正音”的时候,很多大臣反对,说吐蕃、党项、契丹、女真、蒙古之类的夷狄才自创文字,我们文武制度都跟中国一样,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不应该另外自创一套文字。
新罗还从唐朝引入茶种、印刷术、制瓷、制铜工艺。今天到韩国旅游,它的特产就是铜筷子、铜碗、青瓷。高丽青瓷非常有名,实际上中国的瓷器最早就是青瓷、白瓷,后来才出现了彩瓷、粉彩。韩国可能一直还停留在青瓷这个水平,现在看起来显得很古拙,很古旧,实际上是因为后面的制作技法没学过。另外,读汉诗、写汉诗也是他们的一大习惯。朝鲜人写诗的水平确实相当高,日本人也能写,但日本人写的没有韩国人纯正;越南人也能写,那基本上就是打油诗了。1910年,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很多志士流亡中国。其中有一位叫金泽荣①,他在江苏南通居住的时候,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他在晚上睡觉时看到天上飞过大雁,一琢磨就写下了这首诗:“一声南雁搅愁眠,独上高楼月满天。十二何时非故国,三千余里又今年。”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我都在思念着故国。朝鲜号称三千里江山,又过了一年,还没能光复。“弟兄白发依依里,父祖青山历历边。待到槿花花发日,鸭江春水理归船。”槿花就是木槿花,韩国的国花,等木槿花开放的时候,从鸭绿江回国,就是说我的国家虽亡,但是光复祖国的志向不息。
另外,在姓氏、服装、节令、风俗等方面,新罗也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仿效,我就仿效
汉朝时日本就和中国有友好往来。后来在日本的本州岛西南部,兴起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叫邪马台国。这是汉文书籍翻译的,邪马台实际上就是大和,因为大和日语是YAMATO,我们就把它音译成了邪马台。当时大和的统治者都是女王,半巫、半人、半神的那种,终生不能结婚,靠神神鬼鬼来统治。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在魏明帝在位的时候,曾遣使到中国,魏明帝非常高兴,册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安东都督府都督。所以,以后甭管中原的政权怎么更迭,日本都向中国称臣。中国魏晋宋齐梁陈六代,皇帝都册封日本的统治者为倭王、安东都督府都督、安东将军这样的官衔。
到了7世纪初,就是隋朝的时候,日本的圣德太子进行改革。圣德太子这个人在日本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周公,制礼作乐。他仿效中国的制度进行改革,国名由YAMATO改成了NIPPON(日语音),写成汉字就是日本;并把统治者由大王改成天皇,然后把前面几代的鬼神王都追封为天皇,实际上那会儿都是倭王。圣德太子办的这件事儿要报告给中国,于是遣使到隋朝,那个使臣叫小野妹子,但是个男的。这个妹子来华之后,给隋炀帝递上了国书。隋炀帝打开国书一看,写的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一下子就火了,你原来是臣子,现在敢自称天子,而且你日出处,我日落处,你不咒我吗?隋炀帝非常不高兴,但面子上还过得去,后来就跟官员说,小邦无礼,以后别让他来了,日本人我看着烦。
又过了几年,圣德太子再次遣使来华。这次隋炀帝打开国书一看火更大了,因为国书上写的是“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中国皇帝称天子,你称天皇,那你不成我爹了吗?所以隋炀帝就派了一个姓裴的侍郎,到日本去骂他们。姓裴的绕道朝鲜去日本,一看波涛汹涌吓得没敢去,于是把诏书递给朝鲜人,劳驾你们替我去骂小日本吧,自己回朝复命。那时候不像今天,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就隔着那么浅浅的一个海,当年那浅浅的海是难以逾越的天堑,你想那小破帆船,一百多吨,可能几十吨,去横渡大海简直是长征。必须有岛屿停靠,让小船可以一站一站地停,船漏了好补,人也好休息。要是没有,风对着帆一顿猛吹,一停发现到了西伯利亚,也可能是印度尼西亚。基于这个缘故,隋朝两次遣使日本都无果而终。
从贞观年间,日本派出遣唐使,一共是准备了十九次,成行的是十六次,有三次可能是没凑够钱。成行的十六次中,成功到达中国的是十三次,没到达的那三次估计就是吹跑了,去了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船散人喂鱼,这都有可能。
日本的大化改新是由留学唐朝的人回国策划的。公元646年,孝德天皇开始大化改新,日本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有的年号,以前日本天皇没有年号。从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天皇的明治维新,中间这1200多年,日本历史上称为唐化时期。日本一直把中国叫做唐国、唐土,后来日本看不起中国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中国只有在唐朝的时候才可以称中国,唐朝以后中国就不配称中国了。他们认为他们才是中国,因为他们把唐朝的典章文物继承得很好。尤其对于中国宋、明两朝被少数民族灭掉,汉、唐受蛮夷所制这些历史,日本是非常看不起的,所以他们才敢出兵打中国。既然蒙古人可以入主中原,女真人可以入主中原,我们日本人也可以。比如,从甲午战争日本发表的文告来看,都是以中华正统自居,号召反清复明。包括孙中山在日本设立大本营,也是反清复明的感觉,表示日本是中华道统之所在。后来入主中原好几次没成功,他们就恼羞成怒,开始篡改教科书。
中国在唐朝之后跟日本官方的往来就断绝了,私人往来比如商人之间是一直有的。到明朝永乐皇帝的时候,官方往来才恢复。当时日本足利幕府将军,就是《聪明的一休》里面的足利义满将军,派使臣到中国来。明朝皇帝问使臣日本国的风土人情,使臣写了一首诗回答明朝的皇帝——《答大明皇帝问日本风俗》:“国比中原国,人如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焙新酒,金刀脍锦鳞。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礼制风俗完全跟中国是一样的,而且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开花的季节也跟中国一样。所以有良心的日本人讲,中国是日本2600年文化的母亲,且不说日本的文化有没有2600年,中国是母亲、日本是儿子没错。
朝鲜人也是这么认为的,明朝抗倭援朝,帮助朝鲜夺回江山。朝鲜的宣祖大王激动得不得了:“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他说,我们和日本都是你们的儿子,但不一样,我们国家是好孩子,日本是贼孩子。
日本大化改新中的制度,以唐制为蓝本,唐朝设立三省六部,日本设立二官八省一台。直到今天,日本的部级单位仍然叫省:防卫省、财务省、文部省,等等。日本都城则完全仿造长安,日本的平安京(京都)就是袖珍的长安城。学校教授儒学,这都跟中国一样。中国的铜钱在日本可以直接当钱花,日本战国时代有一位名将,他的家徽(日本的每个武将都有一个家徽)就是六枚永乐通宝。日本很少发行自己的钱,都是用中国的钱。
对中日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高僧鉴真。吉备真备和日本留学僧空海创立了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原来没有文字,没有文字怎么办?用汉字表音,写出来的书虽然每个字咱们都认得,可连一块儿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汉字是单音节,我,发音是WO,一个字一个音,日语是Wataxi(音瓦塔西)。“我是个日本人”这句话写出来就是一大串“瓦塔西××××××”。单纯汉字表音行不通,那怎么办?他的办法是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创立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人很有自知之明,他的字叫假名,而汉字叫真名,一个小学毕业的日本人,也能够掌握一千多个汉字,而且主要还是正体字,不像咱们这种简化字。中国人到了日本大街上,基本上不会有文字障碍。路标上几乎都有繁体字,感觉就像在香港,因为香港和东京都只有语言障碍(这两个地方说的话你全都不懂),但是绝对没有文字障碍。
大和尚东渡
阴阳分天地,五行定乾坤。 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亿万生灵欣欣向荣。 纵横千万里间,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
十方地狱禁不了我魂,浩瀚星空亮不过我眼,无垠大地载不起我脚,诸天神魔承不住我怒!我要这天地匍匐,我要这轮回断灭!...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年轻的中医苏韬,在接管祖传的医馆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因而发生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起初只是想要守护身边的人,随后无法自拔地踏入世事洪流,小中医不得不...
江湖是一张珠帘。大人物小人物,是珠子,大故事小故事,是串线。情义二字,则是那些珠子的精气神。mdashmdashmdashmdash开始收官中。最终章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