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五十章 效力(第1页)

大明王朝在民间,多有能人异士。火器的发展虽然受限,可是许多理论知识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明代,火器其实是非常受重视的。只有到了满清,火器才逐渐没落。

朱兴明跟崇祯皇帝提起燧发枪的原理的时候,崇祯脸上似有一阵不悦之色。不过,最终崇祯皇帝还是说道:“朕知一人,或可帮你。”

朱兴明一惊:“父皇,咱们大明朝,居然也有人想到用燧石改进鸟铳的人么?”

崇祯眼望着窗外,幽幽的叹了口气:“岂止是有,此人已经用燧石改造出过火枪。只是,朕并没有同意让军器监督造。”

这跟让朱兴明吃惊了,大明朝居然还有这等人才。奇怪的是,为什么崇祯不答应量产。

“父皇,此等神兵利器,为何不让军中督造?”

崇祯有些无奈的转头看着他:“皇儿,军器监耗费甚巨,国库早已支撑不住如此巨大的开支。朕算过,光是改进火器这一项,就得耗费上百万两白银。再者,朝中反对声日甚,朕、朕也很难做啊。”

又是因为钱!!

钱、钱、钱,说到底,摆在大明朝面前的,就是一个钱。如果,如果早一点穿越过来。哪怕是早个年,朱兴明也不会如此的着急。

他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先解决国库收入的问题,再接着研究武器的改进。可现在是崇祯十三年,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的时候,李自成就打进北京城了。

也就是说,留给朱兴明的时间。其实也就三年多,他只能急功近利的一边改进火器,一边拼命捞钱充斥国库。

“父皇,此人是谁?”朱兴明急问。

崇祯想了想,跟他说道:“已解甲归田的户部右侍郎,毕懋康。”

猛地,几乎是在那么电光火石间,朱兴明想起来了。他曾经在明史上看过,关于对这个毕懋康的记载。

此人简直就是个开了挂的神人,此人撰写了一本《军器图说》。此书不分卷。有附图。书前有门人张继孟序,侄登辅小引、侄登翰跋与作者自序,自序署曰:“崇祯八年七月二十日原兵部右侍郎今致仕臣毕懋康谨对”。本书:“罗列各种火器、毒弩,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书中云:“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

书中首次介绍了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枪的原理。将鸟枪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作发火装置,从而克服了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

燧发枪在发火装置上安置燧石发射时,由射手扣动扳机,安置于扳机上的龙头下击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装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产生气体推力,将弹丸射出。这种枪只要连续扣动枪机,摩击燧石,便可发射,因而简化了发射手续,提高了射速。燧发枪的制成是单兵枪的一大改进,它的改造与完成大致与欧洲属同一时期,然而在中国并未得到及时的推广,只是在清初康熙年间将它作为皇帝的御用猎枪。

朱兴明真的有些恼怒了,这个足以逆转大明国运,甚至于有可能逆袭翻盘的发明,愣是被崇祯给拒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钱’字。

“父皇,此人、把此人调回京城,越快越好!儿臣需要他,如此神兵利器,怎可弃之不用。”

崇祯还有些犹豫,毕懋康辞官回乡,其实自己有一部分责任。当初,他和毕懋康闹得有些不愉快。

早在崇祯八年,毕懋康就发明出来了燧发枪。他将此事上奏崇祯,这种火器的改进,可以在雨雪天不受天气的影响而能继续发射。可因为毕懋康这人性子耿直,因忤权珰,得罪了不少权贵。又不肯与官宦同流合污,在朝中为官期间,处处遭受排挤。

热门小说推荐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未来天王

未来天王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武道宗师

武道宗师

在这里,武道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切切实实的传承,经过与科技的对抗后,彻底融入了社会,有了各种各样的武道比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楼成得到武道一大...

妖夏

妖夏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择天记

择天记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