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八章 三王会(第1页)

开挖暗渠之国策,已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西北三王手中。几天之后,在九原郡的九原城,燕王、赵王、代王聚集会面了。

会面的场所安排在了赵王的府邸中,赵王是东道主,自然坐了上席,燕王、代王分居左右两侧。论辈分赵王、燕王是当今皇上的兄弟,代王是皇上的侄子。

赵王既是最年长者,又是东道主,首先发话了:“两位,朝廷寄来的廷策想必都看过了吧。皇上,让我们修渠,还说中土出钱、西北出人,你们怎么看?”

赵王的封地九原郡是西北最富庶的一块地方,西北唯一的一条河流阿姆河全程流经九原,比起云廊、北府,强了不少,赵王素以西北三藩之首自居,即使是在两王面前说话也是底气十足。

燕王、代王沉默不语。

赵王笑道:“两位王爷还真沉得住气,朝廷的刀都架脖子上了,还不吭声?!”

代王忍不住了:“修渠是百年大计,朝廷里的国库穷成那样,还肯拿出钱来修渠。赵王,你说皇上给咱们架刀子,何处此言?!”

赵王噗嗤一声笑了:“皇侄呀,你还是太嫩啊。”

代王到底须发未丰,最受不了别人说他太年轻没经验,心中很是不服气,转过头来,两眼直直看向赵王:“皇叔又有何见解?”

“皇侄啊,明眼人一眼就看的出,这是皇上的借刀杀人之计。借着修渠这把刀,来砍杀我西北三郡军民的,你不会是当了真吧。”赵王笑着说。

“听皇叔的意思,是不准备遵旨修渠了咯?”代王问道。

“听皇侄的意思,是要准备遵旨修渠?”赵王脱口反问。

代王正了正衣冠,一本正经地说道:“修渠是国策,皇上体恤西北数十万军民民生艰苦,才下决心修这条暗渠。我等封疆藩王,承国之重担,自当为君分忧,何况修渠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良谋,敢问赵王,本王为何不能遵旨修渠?”

赵王撇了一下嘴巴:“能,怎么不能?你北府郡想修就修去吧,你拿得出劳力吗?”

北府是三郡中人口最稀少的一郡,平常的徭工都有时凑不齐,更何况是修渠这种大工程。

代王低头想了想,口气一下平淡了很多:“皇叔,北府人少,凑不齐这一路人力。九原人多,可不可以”

“别,别,别,皇侄,听我一句劝,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君者当体恤民力民生,切不可为了满足一己建功立业之虚荣,将万千人投入不复之地。”没等代王把话说,赵王就打断了他。

代王的眉毛皱起,年轻人毕竟容易冲动,看到皇上的旨意,他不免心潮澎湃,胸中生出一番经营边疆、挫败旭烈、建功立业的心气来。只是,北府郡实在是实力不济,登记在府的编户不到五万,凭北府之实力,即使有朝廷出钱,也修不起境内的暗渠。这次三王相会,代王本意是想向九原、云廊两大郡借人修渠,可是赵王一开始就是这种态度,让他有些气愤,更有些沮丧。

代王转头看向燕王,说道:“燕王叔,你怎么看呢?”

燕王摸了摸胡子,沉吟道:“我们西北三郡是当年皇上北逐旭烈后在归途中设立的。国之藩篱,拱卫京都。我们三藩守着边界这片苦寒之地,军民都靠着中土输血养着,现在,朝廷体恤我们,出钱帮我们修渠发展生产民生,这是好事啊!”

“还是燕王叔说的有理。”代王兴奋地说道,又看了一眼赵王。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武道宗师

武道宗师

在这里,武道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切切实实的传承,经过与科技的对抗后,彻底融入了社会,有了各种各样的武道比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楼成得到武道一大...

巫神纪

巫神纪

当历史变成传说  当传说变成神话  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  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

雪鹰领主

雪鹰领主

在夏族的安阳行省,有一个很小很不起眼的领地,叫雪鹰领!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继莽荒纪吞噬星空九鼎记盘龙星辰变寸芒...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