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归晋(第1页)

三千士兵在夜色中疾奔,他们没有走主街,而是沿着东城墙下的一条小巷奔行,军营和官衙都在西城,商业集中在中部,东面则是居民区,巡哨士兵也一般不会来东面。

偶然会有人家开窗偷看,又迅速把窗户关上,不多时,三千人奔到了南城墙下,魏儒林一挥手,校尉们各自带兵分头行动。

魏儒林亲自率领近两千士兵向东面上城甬道奔去,他稍稍等了片刻,估计其他几支队伍都到位了,便率领军队出发了。

晋军分兵两路,一队四百人负责消灭城门处的敌军,另一队一千五百人则由魏儒林率领着冲上了甬道。

城头上十分安静,城楼有三百士兵,今天是第一夜,士兵们都不敢睡觉,在城楼附近来回巡视,两支各五十人的巡逻队沿着城墙巡逻。

一口很大的铁钟就挂城楼的东墙下,由两名士兵看守,吊桥和城门的枢纽则在城楼的西面,魏儒林从东面上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及时拿下钟声。

他们刚上了城,立刻被发现了,有士兵高声问道:“口令!”

魏儒林对校尉易枫道:“出击!”

易枫率领百名闪电兵出击了,他们举弩便射,两名看守警钟的士兵措不及防,被乱箭射倒,突来的变化让守城士兵大吃一惊,纷纷喊道:“有敌军!”

这时百名闪电兵真如闪电一般冲上去,控制住了警钟,魏儒林大喊一声:“杀啊!”

一千四百名士兵杀了上去,守城校尉大喊:“快敲警钟!快敲警钟!”

思路是对的,但已经无法实现了,十几名士兵扑向警钟,却无法靠近,反而被闪电士兵包围,片刻便悉数杀死。

城头上一片刀光剑影?隐隐只听见兵器撞击声和惨叫声,城下百名士兵也被包围,他们纷纷跪地投降?被士兵缴械带走。

而城上的巡哨士兵见势不妙?向两边奔逃?却迎面遭到密集的弩箭射击,箭如暴雨射来,瞬间倒地大半?剩下的十几名士兵吓得趴在地上?大喊投降。

随着城头上的校尉被魏儒林斩杀,剩下的两百余名士兵都纷纷跪地投降。

这一场夺城战,晋军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在短短的一炷香时间内便结束了?五百名士兵一个没有逃掉?或死或降?全部都被解决了。

魏儒林部署的外围士兵却没有发挥作用?这也是防止巡哨士兵正好到来而部署?不一定用得上,也是因为巡哨士兵比较少,他们的行动没有被发现。

魏儒林当即下令点燃了三支火把,向远方黑暗中挥动。。。。。。。。。

黑夜中,杨密率领一万七千士兵已经等待多时?他们没有确切时间?只在耐心地等候城头上的信号。

坦率地说?除了夜间内应外?他们还有很多办法拿下临沂城,比如白天偷袭,或者夜晚强攻城墙?但从避免巷战,对城内破坏最小来看,还是眼下的这种办法最好。

“将军,有火光!”士兵指着城头大喊道。

杨猛也看到了,三支火把在黑夜中挥舞,他精神一振,喝令道:“进城!”

大军出发了,沿着着官道向临沂县城奔去。。。。。。。

县城内,一支二十人的巡哨士兵正向南城门奔来,他们接到一名更夫的报告,说南城门处有人打斗,这队士兵便赶来查看情况,距离城门还有三十余步,城下士兵喊住他们,“口令!”

“威震四方!”

为首旅帅高声回答道:“说这边有人打斗,是怎么回事?”

“弟兄们闹点小矛盾,没什么事,已经解决了。”

为首旅帅疑惑地看了一眼对方,他忽然感觉对方盔甲有点不对,他们都是皮甲,对方却是明光铠甲,听说整个军队只有天子近卫军有明光铠,这是怎么回事?

“头儿,城门怎么开了!”一名士兵眼尖,忽然发现城门居然开了。

旅帅心中一阵打鼓,心知不妙,他干笑两声,“既然没什么事我就走了。”

他转身带着士兵刚要走,四周忽然出现了数百名士兵,将他们团团包围,举弩对准了他们。

热门小说推荐
大刁民

大刁民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万界天尊

万界天尊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牧神记

牧神记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