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如何与上海商人打交道(第2页)

上海人因为精明,被人称为“门槛精”。上海人的精明,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既包括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更包括对个人权益、利益的维护,该得到的,他们一分也不让。这使得上海人常常为一点点小利益而斤斤计较。在上海,人们经常看到一幅画面是:在菜场上,一个衣冠楚楚的男士为几分钱与菜贩子吵得不可开交。在生意场上,上海商人都是行家里手,既识货又明理,又敢于和善于据理力争。上海人的钱不好挣。为此,韩国的一家报刊称:“上海人都是经济能手,……外国人很难从上海人口袋里掏出钱来。”

精明的上海人在经商过程中形成了上海独特的商业素质和商业文化,并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商业精神。上海商人的精明,是商业传统影响下的必然产物。

所以,外地人在和上海商人打交道时,应该注意:

(1)对双方的要求有大致的估计,只要挣自己应得的就可以了,不要有太高的企图。否则,上海人是决不会干的。

(2)和上海人做生意,必须注意千万不要企图“宰”上海人,上海人的钱不好挣。

(3)同样,和上海商人打交道也不必太过于小心。因为知理的上海人一般不会对你提出过分的要求,上海人眼中该得到的利益必须得到,他们不在乎利益的多少。

上海人的精明源自于商业传统的熏陶。其实,中国一些南方商人的精明也是有口皆碑的。但是,作为区域整体人群的文化心理素质,精明已经成为上海人性格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精明是骨子里的,而不像其他地方的人,精明只是在坐生意上体现出来。

正因为太精明,所以上海商人难以合作。

上海商人做生意时都十分谨慎小心,他们会注意到太多的细节。在生意谈判之前,他们多半已事先调查了解好了市场行情、谈判对手情况等。他们的谈判多半是在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才进行的。

上海人的精明体现在经商中,有时候也谋得了有效的利益。

20世纪初,上海商人、大世界的创造者黄楚九在其法租界汉口路的“中法药房”推出保健口服液“艾罗补脑汁”,药瓶的商标上印着洋人头像,并标着一行字母“Dr.T.C.

Yale”,暗示此药为洋博士艾罗所制作,并附有英文的说明书,一时间销售供不应求。不料却有个外国人自称艾罗之子,指控黄楚九侵犯其父的专利权,要求黄楚九予以赔偿。黄楚九是何等精明的商人,立即公开认错,广泛宣传,并付给这个不知来路的外国人专利费数千元,巧妙地化解了这次敲诈,经过这么一折腾,“艾罗补脑汁”的销路大开,黄楚九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上海人大多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潜意识里,他们会维持自己出身于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这种好面子心理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不承认失败,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或许正是这种精神动力维系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的内在精神力量显得非常强大,意志十分坚强。

4.中西合璧的“海派”风格

当全国各地许多繁华的中小城市纷纷自豪地以“小上海”自称时,上海就开始飘飘然了。上海是个特殊的城市,在中西文化的交汇、涤荡、融合当中,上海生成了中国大陆特有的中西合璧式的文化。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上海是他们认识西方的窗口,而西方人也从上海人身上体验中国,认识中国。

在中西文化的作用下,上海形成其特有的人格特质,被归结为“海派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点:

(1)商业传统

他们在西方人的重商思想影响下,重视商品交换、商品流通,将商业作为第一目的。同时,在他们的行为方式,观念意识中,也有着西方人的烙印,有着较强的功利意识和经济观念,而在上海人的生活行为方式中也融入了太多的西方气息。

而近代上海人在全国闻名的“海派”形象,就是以商业观念作为底色的。这种观念在现在上海人心中也是十分明显的。

(2)公平合理观念

传统的中国重人治而轻法制,西方文化则似乎更强调自由、平等;传统的中国人视社会等级、特权为平常事,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自由、人权。

上海人很早就受西方自由、法律面前从平等观念的影响,因而他们经商非常重视法制的力量。

(3)西化洋气

由于特有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上海人的生活、行为方式中融入了太多的西方气息。经常和外国人进行合作,在外国公司里工作,以西方人的行为方式、工作方式工作,以西方人的交往方式、做生意方式做事,凡此种种,使上海人越来越像西方人。而他们在东西文化的融会中,又以中国的传统观念,作为最根本的思想向导。但上海人毕竟是中国人。所以要和西方人做生意、打交道,不得不采用西方的方式,西方的强大使上海人不能采用中国的方式。因此,在商场中,上海人的西方做派也较浓。

(4)包容性

上海人的开放、包容并不是表现为对外地来客的热情与照顾,而是在互不防碍的前提下各自过各自的生活。

上海是个外地人口来来往往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上海人并未占据很多的比例,来自国内外的各地人口相继来到这里,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他们兼容并蓄,集各家文化之所长,形成了上海独特的混合形文化形态。

上海是个中洋杂合之地,而在大上海“发迹”之前,上海在中国只是个很不起眼的居民点。19世纪中叶以来,上海的爆发式的膨胀,使“土著”的上海人在上海人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来自海外的、国内的、各种肤色、各种口音、各种生活习惯的人云集上海,哪一种文化也成不了主流。在这万紫千红、纷繁杂乱的文化背景中,上海形成了典型的杂合文化、混合文化。

因此,上海人敞开胸怀迎接来自各方的人们,上海文化也就融人了天南海北的文化色彩,使得上海不排外、包容性极强。所以,上海可以融各地文化的长处,以此促进上海的经济和文化上面的这些特点,可以说是上海人的人群特征,虽然它的形成是伴随着近现代上海经济的发展形成的,但是,现在的上海人的身上仍然表现这些海派特性。因此;与上海人做生意,必须对其海派性格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如果你读懂了上海人的海派性格,就可以有的放矢地与他们打交道,你将成为生意场上的赢家。

5.上海的人自负与自傲

上海人的自负是众人皆知的。他们的自傲是以自信为基础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飞速发展,强大的工业技术、全国最高的人才素质及富有传统的工商金融文化意识,使上海成为中国的一颗“东方明珠”。1985年,美国耐克公司与上海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艰苦谈判。最后,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上海,将生产运动鞋的工厂搬到了广州。美国人一向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在上海人的自负面前,只好别谋它途。一位美国商人说:“上海人除了有中国人通常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所有的那种‘中央大国’的自大外,还有一种傲慢心理,即他们觉得不需要外国投资者。”

上海人在经商活动中,对自己提出的看法一般都是坚信不移,认为它们是顺应自然,合乎逻辑的,所有的人都应赞同和认可。

上海人的自负感,源自上海在中国首屈一指的地位,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上海对全国工业贡献最大,尽管上海的人口也最多,但是,全国人民都认为上海人工资高,是有钱人,上海人也以此为傲。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之中,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在上海,上海人对外地人有一个特别的称呼:乡下人。在他们的眼中,上海人是城市人,外地人受到轻视,似乎天经地义。因此在上海,能操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就像获得当年租界的领事豁免权,又像今天推行的银行金卡,将会获得众多优惠。这使得上海人以自己的身份为荣,不愿离开上海,人称的“恋沪癖”成为上海人的一种文化心理特征。上海的生意人,更不会因为你在生意中给他们带来利润而热情有加,他们不只是摆出城市人的架子,更会将他们的精明应用的无可挑剔,最后让你无条件服从。

上海的人口最多,上海的收入最高。尽管多不了几个钱,但那时侯的钱值钱,所以全国人民都认为上海人工资高,是有钱人,上海人也以此为傲。上海人因为自信而生的自负,在生意场上,表现为他们对自己提出的做法坚信不移,认为自己的想法、主张是顺应自然,合乎逻辑的,所有的人都应赞同,不愿让步。为此,一位深圳的年轻经理抱怨说:在其他地方,对方知道我是来做生意的,都很热情。可是在上海,好像我带来的是讨饭碗,个个架子十足,等着我磕头作出乞求。每次做生意,上海人都死命地抠,抠得你无利可图。这种生意谁肯做。

热门小说推荐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原血神座

原血神座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武道宗师

武道宗师

在这里,武道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切切实实的传承,经过与科技的对抗后,彻底融入了社会,有了各种各样的武道比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楼成得到武道一大...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